如何做好作品集,大厂设计师经验分享

Recommanded by editor
深圳/UX设计师/4年前/8808浏览
如何做好作品集,大厂设计师经验分享Recommanded by editor
彩云Sky

腾讯设计师教你如何做好作品集

Hi,大家好,我是彩云。最近我在交流群里发了一波小调研,问大家最近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统计发现,关于设计的职业发展和作品集相关的问题占比最多。本周末,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也想抽出2个小时跟大家聊了聊我的一些看法(可能会是彩云的直播首秀),感兴趣的可以加我入群,到时候通知你。



其实关于作品集相关的问题我在知识星球已经写了好多篇了,就分享一部分到公众号上吧,可能你们也需要。下一篇文章,我可能会写点设计师职业发展相关的思考,也请大家保持关注吧。



设计师都知道作品集的重要性,但每次想整理的时候,又总觉得好像无从下手。今天彩云就跟大家聊聊,我认为一份好作品集要怎么做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1)什么时候开始整理

2)哪些作品值得放

3)放多少作品合适

4)统一作品集风格

5)如何规划作品顺序

6)什么是作品集亮点内容

7)作品集封面和封底

8)注意细节

9)其他



1、什么时候开始整理


很多设计师只有到了准备找工作时才被逼着做作品集,那时比较被动且仓促,往往很难做的很好。我觉得最好的整理时间,是在一个项目进行中就要开始了。项目中的每一次改稿、数据反馈,用户评价,但凡觉得有价值、有特点的地方,都要随手记录下来。这样等到作品集复盘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以前在项目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这些内容也是面试官最喜欢问的,因为这非常能体现你在真实项目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undefined

(我从13年刚毕业时就有保持记录的习惯,受益匪浅) 



2 、如何选择合适的作品



我相信很多人其实在这一步就会被卡住,因为做的过往需求很多,很难选择出到底该放哪些作品,反正我经常会纠结到底该放哪些作品。后面,我自己琢磨了一个思路,其实跟做设计类似:



1)第一步先不着急找图,而是像头脑风暴一样,把你之前做过的所有设计需求全部用文字罗列一遍;



2)根据清单,筛选一些高价值的设计需求,高价值的标准是:作品有针对性(比如你接下来要找UI相关,那APP设计就是核心需要拿出来展示的作品),其次有亮点,能讲故事;



3)经过筛选后,把对应需求的设计稿都翻出来,包括优化前的稿子,过程稿,最终稿。目的是方便在作品集中呈现修改前后的对比,以及你解决问题的曲折过程;



4)如果发现设计定稿的界面自己还不大满意,建议优化后再放,不一定要跟线上的一模一样(我曾经也纠结过这个问题,其实不一样没关系,因为放在作品集上至少说明你的设计能力没问题。设计稿和线上效果会不一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开发还原问题,版本迭代等等,这里最好有解释就行。不过如果能完全一样肯定是最好的,这体现了你的设计推动力。)



undefined

 


对于视觉设计师来说,作品集的视觉表现力是专业能力的一种直观体现,所以在作品的选择中,尽可能地多挑选那些有视觉冲击力,能突出你的视觉专业能力的设计。



先不说你的产品思维,交互思维啥的,如果一份作品集里放的案例,在视觉专业层就已经无法给面试官留下印象,也就没有了深入阅读你作品集的动力了。



3、应该放多少作品



放多少作品对于不同工作年限的人,我觉得是有区别的。



对于刚毕业的设计师来说,如果项目作品比较缺,可以多放一些个人练习作品,作品可以不完美,但至少证明你的勤奋和学习能力。不建议放临摹作品,如果实在要放的话,最好也是放比较难实现的那种,存在的价值是为了说明你的软件技能没问题。



而对于社招,尤其是工作了3年以上的设计师来说,优先放项目作品,其次是个人练习,此时临摹作品建议就别放了。作品的认可度依次是:实际项目作品>虚拟改版项目>个人练习作品>临摹作品。



一般有2-3个重点项目就足够(作品集总页数控制在80页以内,太长的作品集很难聚焦),这些项目最好是能体现你不同维度的能力,也就是面试要求里的“拥有开阔的设计视野”。



undefined



除了2-3个完整项目作品,还可以再另外放一些平时的练习作品,尤其是针对目前流行的技能趋势,有很强的3D、动效或插画能力是很加分的。如果是工作多年的设计师,还可以放一些早期的亮点作品(这里放图就好了,建议别放一堆分析,尽量精简)以及设计感悟,获奖荣誉,是否带人,设计分享之类的,体现你的设计影响力。



要记住一个关键是,放的作品案例只是为佐证你的设计能力,应该以你为中心,突出你在项目中的价值,不要去平铺整个项目的所有内容。比如,你在项目中解决了什么问题,有怎样的方法论(所谓方法论就是别人用你这套方法也能达到你同样的效果),最后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有没有数据验证,后续你又会怎么的持续优化或者研究工作。



4、统一作品集风格



像设计一套界面一样对待作品集,设计风格不仅需要统一还需要有符合自身的特点。



对于作品集来说,常见的统一风格的办法有统一配色、字体、版面结构和重复元素。



undefined



如何让作品集拥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呢?像对待设计需求一样,可以从作品集中的核心案例,提炼出自己的作品风格,将其应用到自己的作品集中。 



5、如何规划作品顺序



把最能体现自己能力项的作品放在最前面,也可以是自己认为最好的放前面。一般前面的作品,会被默认为你最做的最好的项目,一旦引起面试官的注意,就成功了一半。 



undefined



我在作品集中一般会按先后顺序规划几个模块:

1)自我介绍

2)个人经历

3)主要项目作品(一般放最近一家公司做的1-2个项目)

4)其他项目(代表你有其他能力项的作品,简单放几页就行)

5)过往项目经历(以前做的比较有代表性项目)

6)专业影响力(写文章、做分享、获得的荣誉、带人经验、设计思考、能力总结之类的,能展现个人的一些能力特点的内容都可以放)



6、什么是作品集亮点内容



所谓的设计有亮点,在我看来,主要是要给人留下记忆的点。你反过来思考下,如果你是面试官来看这份作品集,有哪些点是可以让你记住的?仔细想想,你应该是有答案的。



undefined



所以,在作品集中要努力让自己做到有亮点,我觉得亮点可以从2个维度来打造:



1)专业能力特别强的。比如招的是视觉设计师,如果你的视觉作品明显超预期,那可以算是亮点,如果只是达到正常水平,那就会被认为只是达到要求,但与其他人还拉不开差距,就是没有亮点。作品是否真的超预期,这个就看面试官自己的感觉了,但一般真的厉害的作品,是会被公认的。提一句,这里的设计包装也挺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作品集中画面的美感,包括样机的使用,构图,装饰元素的选择。(高质量样机请见我之前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yGtUmuvLqRhGYToxdTpfWQ)



2)同期竞争者的差异化。比如这个岗位招的是UI,其实能做好UI就已经是不错的了,候选人中大部分的人UI作品都挺好。那如果这个时候,你的3D能力非常强,跟其他同时竞争的人差别大,那就是有了亮点了。同理,一些偏技术工具型的设计师,比如插画,动效,3d,代码能力等等与其他竞争者形成差异化的话,就会显得比较有亮点。所以,要有高维打低维的思路,大家都会做的,你要比他们做的还要难就赢了。



另外,这类型的设计师,往往在团队中比较好定位,对于管理者来说,是比较乐于招聘的,分配需求的时候会比较好管理。比如,有1个3D需求,那团队里如果正好缺一个3D视觉设计师,那招聘过来的职业定位就很清晰,活就是给他干,相反,如果这个团队已经有了3个会3D的视觉,再招聘的意义就不大了,团队的梯队建设也很重要。所以,很多招聘里会说会插画,会动效,会3D的优先考虑,就是这个道理。



7、作品集封面和封底



第一印象很重要,这种感觉能直接影响他判断这份作品集的质量,以及他阅读这份作品集的欲望。所以封面最好要有特点,可以表现自己的性格,擅长的技能之类的,比如插画,3D,字体。



封底需要和封面的风格保持统一,然后加上自己的联系方式,最好留一个微信二维码啥的,方便直接联系到你。



8、注意细节



要把自己的作品集当成一个即将上线的作品,不断优化细节,不要觉得面试官只看一个大概,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像素眼!(之前我作品集PPT里有一个像素的白边都被注意到了)



这里倒不是说1个像素会对作品影响有多大,主要是看中一个做事的态度。还有诸如对齐问题,排版问题,投影问题,文字太多不精简的问题,是我在给大家看作品集时发现最多的。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我看过的作品集中,如果大家能把对齐做好,我觉得就能把作品集提升一个档次了!



undefined

彩云给大家看过的作品集中,大部分都是细节问题。



然后作品集的格式,优先推荐PDF,不管在什么平台看体验都是一致的,最能保留你的设计细节。作品集的体积,不要太大,发出去的时候注意压缩,这个话题我之前有写过,请见链接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EyODcwMA==.html



9、其他



有时候,一个作品看久了就会适应它,难发现问题。此时,建议可以发给比你资深的设计师看看,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发现一些被你忽略的问题。



现在找工作,尽量找熟人内推,平时多扩展一下自己的人脉圈子,我从第二份工作后就没在招聘网站上投过简历,靠的基本上是朋友推荐。一方面,熟人推荐避免掉坑,另一方面内推效率更高,因为不用经过HR筛选,直接送到招聘组的设计师看到,机会更大哦。



总结


每次看作品集都至少要花掉我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但是交流也是学习,感谢大家的信任,同时也希望能帮到大家!以上内容就是我针对我之前看过的作品集中比较集中的问题,作出的一个小的总结。




212
阅读原文
|
Report
|
476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收藏夹
大厂作品
大厂作品
大厂作品
大厂作品
作品收藏夹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