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学习方式 | QQ自习室设计探索

Recommanded by editor
深圳/设计爱好者/5年前/9229浏览
年轻人的学习方式 | QQ自习室设计探索Recommanded by editor

It is ultra experience

QQ-自习室是一款以学习为特色,基于手机QQ平台的陪伴型多人直播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线上的自习室。作为疫情期间诞生的创新小产品,它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也拿到了还算不错的成绩。作为独立负责它的交互实习生,我想透过一个学生的视角来给大家分享这一路我在线上自习场景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希望能给正在阅读的你带来一定的启发。



作为独立负责它的交互实习生,我想透过一个学生的视角来给大家分享这一路我在线上自习场景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希望能给正在阅读的你带来一定的启发。



PART 01

——————————
最初的想法


2019年被很多媒体称为付费自习室元年,消费者们愿意付费来换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虽然有一些不解的声音,线上学习直播在一些学生中成为新风潮。


作为QQ的主要核心用户,在疫情的影响下,学生们需要长期在家学习。随着网络上逐渐出现一些对居家学习的吐槽,我们开始去思考,是否能给学生们提供一个体验良好的线上自习室呢?




PART 02

——————————
年轻人当下学习状态


我们主要的目标用户是QQ内部有自习需求的学生们。其中以零零后为主,他们拥有较强的自我表达欲、求知欲,有着更加个性化的需求。通过这些年轻人当下学习状态的研究,我发现了一些普遍性较高的问题。




“拖延症” &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拖延症已经算是一个大家的通病了,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个毛病归功于自己不够“自律”。但其实除了绝少数非常优秀的“学霸”,很少有所谓绝对自律的人。人的本性大体上都是懒惰的,人的自律很多时候也是来源于外界的影响与压力。督促你的老师、需求提交的DDL,这些都是你在努力副本中的“辅助”。


所以,自律本身就是“有条件的”。如果说要帮助用户践行自律,那么一定的约束力是必须的。




一个人的无力感


在一个长线的学习过程中,很长的时间可能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很多时候就会有想放弃的负面情绪。但一句鼓励或者夸赞,甚至只是一个倾诉的出口都会让你好受很多。


这种同学之间的互相鼓励与陪伴,其实就是给压力找一个出口,大家一起分担压力也就会使得负能量降到最低点。




互联网时代诱惑多


在这个网络时代,学生们拥有更多的诱惑。此外在疫情影响之下,脱离了学校环境的学生们,逐渐意识到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一方面,好的学习环境让人能够更专注沉浸,另一方面,周围认真学习的同学也会更大程度地激励你。




小结:

——————————

对用户学习中的痛点进行推导我们可以发现,用户的诉求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 获得外部的压力与监督


2. 好的学习环境/氛围


3. 和学习伙伴互相鼓励/陪伴




PART 03

——————————
学习从真实的场景中挖掘用户价值


其实在很多人眼中,直播学习这件事就是一场“打着学习幌子的作秀”,他们认为直播是无益于学习的。然而根据数据显示,学习类直播已晋升为某站直播时长最长的品类。此外,受疫情影响,许多“线上学习”产品在这段时间也获得了不错的增长。


直播是如何能与学习挂钩的?这些产品提供的用户价值又是什么呢?我试着去了解+分析了一下。



通过直播。自己会有被监督的感觉


这种被称为 “study with me” 的直播形式最早从yutube火起来,主播借助直播自己学习的画面获得一定的被监督感与责任感,从而更加认真地学习。观众们一方面借助画面来感受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受主播鼓舞也会更加有学习动力。



大家都是一个目标,一起努力贼有劲


很多线上自习室会标注具体的诸如:“考研”、“中考加油”这类标题,基于同样目标的同学可以互相鼓励一起学习,有时候还可以互相讨论问题效率更高。



我不学就落后了


在一个大家都很努力的班级里面,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被影响。一个向上的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很重要。用户更倾向加一些学习认真的学友,通过榜单排名来达到激励的作用。同时大家更倾向和身边的好友/同校同城的同学进行比较,认为会有更真实的感受。



树洞与陪伴


从前在教室和同学们一起上课还不觉得,疫情期间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自习的孤独。自习直播的画面通过模拟现实中的自习场景增加用户的陪伴感与沉浸感,同时给用户提供一个互相树洞的平台,和同龄人说说心事,彼此都会解压许多。



小结:

——————————

依据上述发现,可以得到用户关于这类产品模块方向的偏好:

1. 工具向: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尽可能丰富自习场景,提供多样化的自习方式。

2. 互动向:偏向轻度互动,更加重视彼此间的鼓励

3. 关系链:熟人依然是学习上更密切、有价值的对象,除此之外用户更倾向和有共同目标/话题的同学一起学习。




PART 04

——————————
设计呈现


工具向-提升自习室本身的自习能力


首先在工具层面上,自习室希望能够满足更多样化的自习场景。



直播上麦场景


直播上麦是自习室的核心功能,每个自习房间会提供四个麦位,用户通过直播自己的学习画面来达到一个自我监督的作用。因为不同的手机摆放习惯,我们统一调整了画面方向,通过优化观感体验从而提升自习室内的学习氛围。




观众自习场景


针对不愿意开直播的自习用户,为了提升“观众用户”自习的仪式感与沉浸感,我们考虑增加观众自习板块来补齐自习场景。




补齐夜间自习场景


从前因为审核人力有限,很长一段时间里自习室夜间都是关闭状态。但观察数据可以发现,关闭前夕往往会有一波流量峰值。


为了满足用户在自习室关闭时段的自习需求,我们需要思考设计一个不提供直播麦位的自习室模式。为此我们重新调整了页面布局,通过平衡不同模块布局中的比例关系以及对视听效果的优化,来弥补去掉直播区域而损失的学习氛围。




工具向 - 提高用户自习成就感


强化用户的自习收获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成就感,也增强了用户再一次自习的动力。


增加学习足迹板块,引导用户在学习后进行记录、沉淀用户的学习数据,能够在强化用户自习的成就感的同时提升用户分享欲来提升自习室的用户量。




互动向-提升用户陪伴感与学习动力


学友间的相互鼓励与陪伴,是学习路上永恒的安慰剂。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使用户在自习中能更多交流互动,我们设计了一种有趣轻量且符合学习场景的互动方式。


用户通过点击“充电”表达对主播的鼓励,结合文案引导用户去夸赞鼓励认真学习的同学。




关系链 - 从关系出发满足多样化自习需求


没有区别的公共自习室并没有完全满足用户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去更大程度增加用户们遇见志同道合学友的机会。


用户通过开设不同主题的自习室,能与更多拥有相同目标的用户一起自习。此外,首页还增加了好友自习板块,让用户能更方便地与好友结伴自习。




PART 05

——————————
年轻化的品牌调性


基于整体自习室产品定位之下,设计需要给予相对舒适的自习环境同时有需要降低学习的枯燥属性,营造具有特色的品牌氛围,从而快速吸引目标用户来付出行动去尝试线上自习这样一种更新颖的学习方式。



安静舒适的氛围


视觉效果上的留白,即是一种简约之美,将冗余元素尽数省略,以留白的方式突出主要画面,结合简约插画风格留白为布局的最重要手段,多给元素点呼吸空间,这样信息的层次感将更加明确,用户指引效果也更好。




独具特色的品牌印记


高明度的色彩与留白的布局形成强烈对比,同时采用陪伴感更强烈的猫作为品牌元素,配合造型上简约线条与流畅弧线,形成独具特色的插画视觉风格,从而创造一系列的趣味化品牌记忆点。




情感可视化


随学习状态变化而变化的首页状态,可视化的情感变化可以让用户获得一定的新鲜感,进一步强化品牌记忆点。趣味的视觉传达,让自习的行为不再枯燥,也可以更好的激励用户学习,养成一定的学习行为习惯。



PART 06

——————————

写在最后


自习室作为QQ内的创新小产品还会在未来思考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它也将继续在学习层面上给需要它的QQ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打开QQ——动态页面 体验自习室啦~欢迎大家给我们更多宝贵的建议!



感谢阅读,以上内容由腾讯ISUX团队参与设计,版权归SUPERFICTION、腾讯ISUX分别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谢谢您的合作。注明出处格式:

文章来自公众号:

腾讯ISUX 

 (https://isux.tencent.com/articles/qq-sf)


193
阅读原文
|
Report
|
262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LANHE工作总结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作品收藏夹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作品收藏夹
新增收藏夹
新增收藏夹
新增收藏夹
新增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ui
22
研习设K先生
研习设K先生
研习设K先生
研习设K先生
作品收藏夹
📚 文章/教程/观点
📚 文章/教程/观点
📚 文章/教程/观点
📚 文章/教程/观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