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需要知道的产品知识——从0到1如何成功搭建一套好的产品模型
产品模型就是产品最底层的逻辑,决定着产品的高度,
本文讲述了如何从0到1搭建一款产品的模型,
带你了解产品是如何产生的
相信我们很多设计师都知道用户体验五要素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而设计师的工作基本都停留在表现层,对于战略层的内容接触的比较少,而战略层是指导我们产品设计的灵魂,包含了产品产生的背景(为什么想做这个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用户的痛点是什么?)、解决了谁的问题(目标用户),总结起来就是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另外还会涉及到商业模式以及运营推广。战略层的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产品模型,很多人或许会问,设计师为什么要知道这些?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设计应该基于需求而设计,而不是基于内容而设计,而产品需求都需要匹配产品定位,了解产品产品模型显然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还是有必要的。今天我们来一个新产品的产品模型应该怎么去搭建
如何搭建产品框架主要从“如何产生产品的初步想法”、“怎么完善产品的想法”、“可行的商业模式以及运营推广手段”、“商业计划书怎么写”等几个方面讲解。
一、 发现市场痛点、产生初步的想法
1、什么是痛点
痛点就是还未被满足的需求,也是让目标用户付出某种行动的最大阻碍。
我们知道PS是一款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但是他的学习成本也非常高,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想要用它来处理图像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件事。如何让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简单上手处理图片,不需要经过专业学习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图片效果,那么易用性就成为了一个痛点,因此美图秀秀抓住了这个市场痛点应运而生。
另外举个例子,租过房的同学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好不容易在各类主流租房app上选到了心仪的房子,给中介打电话要么被告知自己看中的房子已经租出去 ,给你推荐其他房子,而其他房子的价格往往会超出自己的预算;要么房子还在,但是看房的时候却发现室内环境和图片上完全不相符。利用虚假房源信息来获客的手段已经让租房者深受其害,因此提供真实房源就成为了一个市场痛点。如果你能提供一款真实房源、房东与租客直接交易,不收中介费的产品,相信一定能收到欢迎。
2、如何发现痛点?
马云说:“这个世界充满了抱怨,我在20岁的时候也抱怨,但我现在不抱怨了”。因为我强大了,所以,当大部分人都在抱怨的时候就是机会所在,痛点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一切发明、创造,一切新兴的行业,其实都是伴随着人们的痛点而来的,比如,人们抱怨豪华酒店太贵,而普通小旅店不安全、不卫生,所以有了如家、汉庭;人们抱怨下班打不到车,所以有了滴打车;人们抱怨开车太累,所以有了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我们平时到底要如何才能发现痛点呢?
(1)、直接体验。将自己作为某类产品的典型用户,在深度体验中发现让你感觉不爽的地方,或者不方便的地方,然后记录下来,也许你的痛点也是大家的痛点。
(2)间接体验。所谓间接体验就是通过别人的使用体验来挖掘痛点,关注别人的体验结果,尤其关注体验结果中哪些负面的反馈,因为按照一般人的心理,得到好处不吱声,痛了肯定要找地方说出来。
二、做好竞品分析,完善产品想法
当你对掌握了市场痛点,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那么接下来就要去验证你的想法这市场上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验证的方法就是做好竞品分析。常规的竞品分析主要从下面几个步骤进行:确定分析的目的、竞品的选择、竞品分析、结论和总结。下面还是用一个上面租房的痛作为例子来简单介绍一下怎么分析竞品,以便确认我们的想法是否可行,
1、背景介绍
租房的朋友在选择房子的时候在各类租房APP上基本看不到真实房源,要么价格假的,要么照片是假的。利用低价、精装修的效果图来获客已经成为各大中介的惯用手段。
这个时候,我们的想法是针对这种租房乱象开发一款提供真实房源、去中介化的产品。
2、痛点解析
租客的痛点肯定是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子。
3、确定分析目的
这次竞品分析的目的,是调研一下市面上针对租房这块市场,看看那些公司提供了那些服务,这些服务是否有效的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4、竞品的选择
确定了分析目的,我们就要从市场上选择各类租房产品。比如58同城、链家、安居客、巴乐兔等
5、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这个过程,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注册并体验所有竞品,了解他们大概提供了一个怎样的产品,产品定位是怎样的,包含了哪些功能,这样的一个产品定位和功能是否解决了用户的痛点。这里我们就不进行详细的竞品分析,有兴趣的朋可以自己去做一下。因为这篇文章的目的并非是要教大家如何做竞品分析
6、得出分析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目前针对房东和租客直接交易的有58同城的房东直租,但是实际多数房源还是会被中介拿走。链家等中介平台上不但收取中介费,房源信息真实性问题严重。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一款去中介化,为租客提供真实房源的市场是可以切入的。
三、商业模式以及运营推广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动作,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发展前景很好的项目,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干了呢?这个时候,不要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你想好怎么赚钱了吗?也就是盈利模式是什么。需要哪些资源?怎么打开市场?这些问题就是商业模式。作家兼创业者Alexander Osterwalder 和瑞士学者 Yves Pigneur 合著的《商业模式画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分析框架模版,其设计简单易懂,一起来看看吧

目标用户:目标用户是谁?他们有什么特征;
用户关系: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之后,你们之间应该建立怎么样的关系,能不能从用户身上获得持续性收益。用户的口碑会不会有助于你的产品推广。
渠道:用户怎么找到你的产品,或者你怎么找到用户。比如各大应用市场
价值主张:用户为什么会使用你的产品,您的产品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
收入来源:你从提供的产品价值中如何获得赚钱,是把产品做大收取广告流量费,还是售卖软件或者是其他盈利手段。
关键业务:产品是如何服务用户的,一个产品可以是单个关键业务,也可以是多个。
核心资源:是运转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为了提供并销售这些价值,你必须拥有的资源,比如人力、物力、财力等。
重要合作:那些人和机构能够给你提供支持。
成本结构:你在那些地方需要花钱?
四、商业计划书
这里介绍周鸿祎撰写商业计划书的方法,只需要10页PPT就能达到效果。不建议使用几百页的商业计划书。
第一,用几句话清楚说明你发现目前市场中存在一个什么空白点,或者存在一个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几句话就够了。很多人写了三百张纸,抄上一些报告。投资人天天看这个,还需要你教育他吗?比如,现在网游市场里盗号严重,你有一个产品能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一句话说清楚就可以。
第二,你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方案或者产品是什么,提供了怎样的功能?
第三,你的产品将面对的用户群是哪些?一定要有一个用户群的划分。
第四,说明你的竞争力。为什么这件事情你能做,而别人不能做?是你有更多的免费带宽,还是存储可以不要钱?这只是个比方。否则如果这件事谁都能干,为什么要投资给你?你有什么特别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关键不在于所干事情的大小,而在于你能比别人干得好,与别人干得不一样。
第五,再论证一下这个市场有多大,你认为这个市场的未来是怎么样?
第六,说明你将如何挣钱?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挣钱,你可以不说,可以老老实实地说,我不知道这个怎么挣钱,但是中国一亿用户会用,如果有一亿人用我觉得肯定有它的价值。想不清楚如何挣钱没有关系,投资人比你有经验,告诉他你的产品多有价值就行。
第七,再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投资人,这个市场里有没有其他人在干,具体情况是怎样。不要说“我这个想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话,投资人一听这话就要打个问号。有其他人在做同样的事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对这个产业和行业有一个基本了解和客观认识。要说实话、干实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优劣分析。
第八,突出自己的亮点。只要有一点比对方亮就行。刚出来的产品肯定有很多问题,说明你的优点在哪里。
第九,倒数第二张纸做财务分析,可以简单一些。不要预算未来三年挣多少钱,没人会信。说说未来一年或者六个月需要多少钱,用这些钱干什么?
第十,最后,如果别人还愿意听下去,介绍一下自己的团队,团队成员的优秀之处,以及自己做过什么。、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对于一个产品是的战略层是如何产生的,了解了产品战略层具备哪些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