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Keep为例,研究如何提升用户关注率
本文以提升 Keep 用户关注率为例子,讲述如何通过持续优化产品为用户和公司业务解决问题。
如果你公司的产品数据反映出用户下单完成率很低、如果你公司年度目标是提升销售额、如果用户反映下单流程太复杂,...作为产品、设计、运营,你应该怎么做才能够为用户、为公司业务解决这些问题?你需要找到针对这些问题的优化点,并且做优化实验,通过数据的反馈来持续优化产品。
本文以 Keep 为例子,进行「提升用户关注率」的增长实验,出发点是为了长期促进平台用户的活跃程度和互动。
以下是本文大纲:
第一步:明确实验目标和类型
明确实验目标
明确实验类型
第二步:用数据支持实验假设
从三类数据中寻找证据支持假设
最佳时间中的 Lift 模型
没有定量和定型数据,怎么做实验假设
第三步:提出实验假设
实验假设的模板
针对 Keep 优化的几个实验假设
第四步:对实验假设进行优先级排序
ICE模型打分法
用ICE模型为 Keep 的实验假设做优先级排序
第五步:设计一场实验
确认实验假设
选择实验指标
确定实验受众
设计实验版本
第六步:根据数据分析和应用结果
分析结果及评可信度
使用置信区间提高结果可信度
根据实验结果决定下一步
第一步:明确实验目标和类型
01 明确实验目标
出发点决定目标。我们在做每个优化方案的时候,都应该从实际的业务问题和用户反馈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的想法出发。
“我觉得用户需要这个功能”
“领导说了,就用这种交互方式”
“这个界面太难看了,要改”
当听到这种自主代入用户而产生的想法时,应该思考:「公司现在的目标是什么?当前支撑这个目标最应该实现的功能是什么?」「什么交互方式才适用于用户,在相同业务逻辑和用户使用场景下,有没有原理支撑和数据论证?数据从哪来?」「界面难看,是个人感官还是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困难而提出反馈?」
以 Keep 作为例子来说,这次优化是从业务角度出发,目的是长期促进平台用户的活跃程度和互动。所以实验目标是提升用户的关注率,即提升单点转化率。
常见的产品优化目标有:提升单点转化率、提升全漏斗转化率、对比新旧版本的指标、新功能探索、提升留存率、个人化等等。
02 明确实验类型
上述提到的常见优化目标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型:简单实验和复杂实验。
提升单点转化率和全漏斗转化率都属于简单实验,用文案测试、设计测试、单页面测试、路径测试等方法就可以实现。
对比新旧版本指标和新功能探索、提升留存率等,则属于复杂实验,需要新版本上线或者使用算法来进行。
第二步:用数据支持实验假设
01 从三类数据中寻找证据支持假设
定量数据是指转化率计算、用户分群、点击热图、路径分析、场景细查、漏斗分析等。
定性数据是指用户可用性研究、用户问卷或访谈、录屏和点击录像、实时聊天和产品内弹窗等。
最佳实践是指Lift模型、用户心理学、文案写作最佳实践、UX和设计最佳实践、路径设计最佳实践。
02 最佳实践中的 Lift 模型
影响Lift模型的6个因素分别是价值主张、相关性、清晰度、紧迫性、焦虑性、注意力分散。
强化价值主张
明确有力的营销口号,用户可以精准感知到自己能获得怎样的好处
放大相关性
提升清晰度
体验流程清晰流畅,用户清晰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怎么操作
降低焦虑性
做减法,不要给用户过多选择,不要做不符合用户预期、习惯的事
降低注意力分散
减少视觉干扰、信息噪音,只为一个核心目的服务
制作紧迫性
营造饥饿感促使用户决策,善于利用禀赋效应、损失厌恶等用户心理
03 没有定量和定性数据,怎么做实验假设
梳理 Keep 的产品结构,找到现有的关注路径有哪些;
按照关注行为倒推关键触点,并分析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关注其他用户;
从关键行为归纳引起关注行为的种类,找出可干涉的修改点。
对于可干涉的修改点,在其他产品中找相应的参考。


第三步:提出实验假设
01 实验假设的模板
经过分析和参考,此刻你应该产生了好几种假设。为了能够清晰描述实验假设,你的假设必须包含明确的指标和时间限制,要解析背后的原因,并且可以被证伪。这是一个常见的假设模板:如果具体的改动,预计某指标可以提升x%,因为深层的原因——有数据支持的假设。
02 针对 Keep 优化的几个实验假设
第四步:对实验假设进行优先级排序
01 ICE模型打分法
02 用ICE模型为KEEP的实验假设做优先级排序
第五步:设计一场实验
01 确认实验假设
02 选择实验指标
03 确定实验受众

04 设计实验版本

第六步:根据数据分析和应用结果
01 分析结果及评估可信度
02 使用置信区间提高结果可信度
03 根据实验结果决定下一步
备注:本文中所有与 keep 相关的界面,均为 keep 软件的截图,其中为了展示实验的效果而做了部分界面的调整。实验中的数据均为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本文的重点在于如何科学地做好一场 A/B 测试,请勿过分解读数据。
And我真的要吐槽站酷的编辑器,太太太难用了。不是为了能被抓取关键词我都不想用这编辑器嗷嗷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