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需要设计原则?

Recommand
西安/UI设计师/5年前/612浏览
你为什么需要设计原则?Recommand
page_wu

坚实的设计原则,是设计体系得以良好运转的基础。

约30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在前边的文章中,我们研究了原子设计理论,并弄清了如何创建组件库,从而形成设计体系的基础。然而,这仅仅是打造设计体系的第一步。


组件库就像乐高积木的基础方块,有了这些基础方块之后,就可以搭出作品吗?显然不可能,你还需要一份说明书。也就是说必须明确如何使用这些组件,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这就需要设计原则。


undefined

没有设计原则,组件库永远只是一堆基础组件。即便使用相同的组件库,不同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也不会统一。所以,要将组件库升级为设计体系,就必须定义属于自己的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什么?


设计原则可以为设计决策提供核心价值,为设计提供向导,从而明确设计方向,统一设计风格。


在定义设计原则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原则。


原则是做事所依据的准则,是信仰体系或推理链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的行为准则,体现我们内在的价值观。


undefined

同样的道理,设计原则就是做设计时所要依据的准则,它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向导,体现我们的设计价值观。

因此,很多团队都在定义自己的设计原则,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设计要保持简洁”、“清晰准确”、“简单实用”等等。但是仔细想想,是不是觉得听了很多大道理,依然不会做设计?


难道设计不应该保持简洁吗?设计不应该做到“清晰准确”?没有人会说我的设计要复杂一点,尽可能让别人看不懂。这些太过宽泛或者太明显的原则毫无意义,根本无法指导实际的设计。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原则?


有效的设计原则


有效的设计原则应该能够指导设计决策,它会明确的告诉设计团队,什么样的设计是合适的,什么样的设计是好的,什么样的设计是要避免的。总的来说,它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真实而贴切


有效的设计原则用词必须是真实且贴切的,而不是宽泛而空洞的。


“简洁”“实用”“清晰”之类的词汇虽然听上去很有道理,但这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如“人必须要喝水”一样。这样的描述虽然是正确的,但对于设计决策没有太大帮助。


undefined

该如何做到“简洁”,怎样做去保证“清晰准确”,好的设计原则会将其放在特定的产品背景之下,使宽泛的原则变得贴切。例如,在Salesforce的Lightning Design System中,定义了“清晰”的设计原则,并解释说:

消除歧义,让用户有信心的去看,去理解,去行动。


这里的“消除歧义”就是非常贴切的说法,因为“歧义”这个词是可操作的,设计师就会尽量使自己的设计不产生歧义,从而达到“清晰”的目的。


实用可操作


有效的设计原则应该帮助产品解决问题,并提供实用的具体指导。


undefined

我们看看iOS的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中,是如何定义“反馈”这一原则的:

通过反馈来确认操作并展示结果。原生的iOS应用对用户的每个操作都提供可感知的反馈。点击可交互元素会高亮显示,通过进度指示器来传达较长的运行状态,并通过动效和声音来清晰反馈操作结果。


通过提供可操作的具体建议,让设计原则更加实用,而不是读完之后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可以设想自己是在对团队中的设计师解释这些原则,如果你只是说“要给用户足够的反馈”,那他听完之后还是很蒙。而向iOS那样的解释,并举几个小例子,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有主观观点


没有完全正确的设计,只有最合适的设计。有效的设计原则要有自己的主观观点。


在做设计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限制因素,我们就会有取舍,从而塑造最终的设计。好的设计原则必须清晰的指出,设计的优先级和平衡点是什么,哪些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哪些可以不用太关注。


undefined

在Google的Material Design中,提到了“动效必须是有意义的”:

通过微妙的反馈和连贯的过度动效来吸引注意力并保持连续性。元素在屏幕上,会转换和重组环境,并通过交互产生新的转换。


和大多数人对动效的看法并不一致,难倒不应该多一些炫酷的动效吗?动效不是会让我们的产品看上去很厉害吗?Material通过对动效的克制,保证每个动效都具有独特的意义,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


正是这些主观的观点,让你的设计原则有态度,形成差异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毫无个性,一味模仿别人。


揭露本质


优秀的设计原则是揭露本质的,可以让所有人都能轻松的理解,都能产生共鸣,都能轻易记住。


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设计师都可以轻松的回忆起来,从而在设计中随时运用。而不是,遇到某个难题,才去翻看埋在灰尘里的设计原则。


undefined

在蚂蚁金服的Ant Design中,将“自然”作为了他们的首要设计原则:

认知心理学所述,约 80% 外界信息通过视觉通道获取。界面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要素,包括布局、色彩、插画、图标等,应充分汲取自然界规律,从而降低用户认知成本,带来真实流畅的感受。在一些场景下,适时加入听觉、触觉等其它感知通道,能创造更丰富自然的产品体验。


它将自然界的规律引入设计原则,揭露了事物的本质,很容易被理解和记住。


如何定义设计原则?


最后一步,是定义自己的设计原则。每个团队的情况不一样,使用的方法也会不一样,大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思路进行。


自上而下


从公司的价值主张入手,弄清楚你们提倡的是什么。然后去探索产品的愿景是什么,致力于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通过研究公司的价值主张和产品愿景,可以推理出设计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产品,体现产品的价值,进而帮助产品和公司成功。由此进一步得出设计原则。


undefined

通过自上而下的推理法,可以保证设计原则不脱离产品,从而为产品赋能。

自下而上


从自身团队出发,让每个成员都回答关于设计原则的问题。他们在平时设计中,都会不自觉的遵守哪些原则,他们觉得什么是好的设计,他们觉得什么样的设计可以帮助产品成功?


undefined

通过内部意见的汇总,得出大家的共识。这种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得出的设计原则往往具有代表性,且容易被团队接受。

由外而内


从外部的用户入手,弄清楚产品的用户是谁,他们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他们最大的痛点是什么,什么样的设计对他们来说最合适。


通过研究外部用户,可以得出设计的侧重点,从而归纳出设计原则。


undefined

再看看内部的用户,设计体系是为谁而创建的,设计师、产品经理和开发吗?设计师在使用设计体系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产品经理有什么难题是设计体系可以帮助解决的?开发如何使用设计体系?


通过研究设计体系的内部用户,可以让设计原则的适用性更强,发现那些最本质的关键因素。


迭代升级


好的设计原则需要经过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迭代,才会长期适用。


随着产品的不断进化,功能和侧重点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反过来都会影响设计原则。作为设计的内在指导思想,设计原则不能停滞不前,只解决当下的问题。而是要适用于整个设计决策,因此必须不断对其进行升级迭代,以适应产品的发展。


最后的话


最后,小结一下。


组件库只是设计体系的第一步,要想建立设计体系,必须定义自己的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是做设计时所要依据的准则,它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向导,体现我们的设计价值观。


而很多设计原则会陷入一种误区,就是陈述一堆大道理,却对设计决策没有任何帮助。


有效的设计原则必须具备四个特性:真实而贴切,而非宽泛而空洞;实用可操作,最好有具体的应用示例;有主观观点,而非千篇一律;揭露本质,容易产生共鸣。


要创建自己团队的设计原则,可以从四个思路来进行:自上而下,遵循产品目的,传递产品价值观;自下而上,寻找团队共识;由外而内,探索用户需求;不断升级迭代,保持更新。


以上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和阅读大量资料的总结。在这里,我也期待有更多的高手,可以把你们对设计原则的理解分享在留言区。


与你共同进步。

3
阅读原文
|
Report
|
15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设计方法论
设计方法论
设计方法论
设计方法论
作品收藏夹
设计系统体系
设计系统体系
设计系统体系
设计系统体系
作品收藏夹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作品收藏夹
设计理论
设计理论
设计理论
设计理论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