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E产品体验日记丨10期
Hello大家好,我是杜昭
2020年挑战100个产品案例解读
今天是分享的第10期
41.烂大街的功能,淘宝居然也做的这么优秀
淘宝中的一个案例,场景如下:
现在有很多内容型的产品,因为希望用户更长时间的去使用,或者希望用户查看更多的内容,都把翻页的形式做成了信息流,用户只要向下滑动页面,就能够一直看到新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浏览时,获取新内容非常的流畅,减少了因为加载而打断用户使用的情况,这样用户就可能在产品中停留了更多时间
而停留了更多时间呢,那就有可能多看到几个广告,所以对产品方的好处是非常大的,但是这种设计呢同样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当用户向下滑动次数比较多的时候,想回到顶部就会比较困难,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之前在微信中有一处设计,只要双击页面的导航栏,就可以回到顶部,但是作者也是认为这个功能对于用户来说认知成本太高了,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这个功能,它的隐蔽性太强了,不利于用户去发现和使用。
像其他很多产品的做法呢,都是在页面的右下方,展示一个悬浮按钮,叫做回到顶部,这种做法是比较普遍的,我们也都习惯了这种做法,但是悬浮按钮的时候会遮挡一些页面里面的内容,把其他的功能入口挡住,并且能让页面显得比较凌乱,也有它不好的地方。
像这种非常常见的功能本来已经比较难去做创新了,但是,作者在淘宝中发现了一个相同的设计却做得更加优秀。
我们在淘宝首页的时候,如果页面处于第一屏的位置,那么,底部标签栏的第1个图标叫做【淘】如果我们向下滑动屏幕,滑动了一定区域之后这个【淘】就会变成一个小火箭,点击这个小火箭就能够回到顶部,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了页面空间,让页面能够更加整洁。

同时,把功能入口直接展示在页面上,用户可以更容易的发现并使用,而不是像微信那样根本不知道有那个功能。并且在这个功能出现的时候,还有一个小动效,可以引导用户的注意力,进一步帮助用户去发现。
(此处并非说微信的做法有问题,在做设计决策的时候要结合产品类似、使用频率、用户属性等等维度的信息综合考虑,在不同类型的产品中同一功能的设计方案会有很大区别)
那么这种设计方案是否还有可优化的空间呢?或者说它是否存在不好的地方?如果大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可以添加微信duzhao0001,在朋友圈查看答案(晚上8点公布答案),或者留意明天的更新。
42:为啥我刚发出去1秒的微信消息不能撤回?
微信中的一个案例,场景如下:
作者在每天写更新的时候呢,有的时候会借助语音转文字这种功能来加快打字的速度,有的时候会用有道云笔记里面的这个功能,还有的时候会直接用微信的语音转文字功能,把对着文件传输助手里面发语音,然后上划转文字发送。
在周末作者正在用这个功能的时候,就发现了微信当中一个特别特别细的细节,有多细呢?就是让你感觉到特别合理,但是你可能又想不到他会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
我们在给其他的联系人发送消息的时候,不管是语音还是文字,发送完成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都可以长按,然后撤回,包括最近的微信拍一拍也都可以撤回,但是当我们发送的对象是文件传输助手的时候,发送出去之后是没有撤回功能的,如下图:

在长按之后。用户可以把自己发的东西删除掉,但就是没有撤回,想一想这样做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文件传输助手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人,那在绝大多数使用场景中,都是用户为了给自己发送一些信息,或者是记录一些备忘事件来使用的,这个时候其实不涉及到打扰,而且因为是给自己看的,也不会产生一些歧义,当用户不需要这条已经发送的信息时,那只要把它删除掉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撤回。
这个细节可能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作者是前几天才发现的,还是要感叹一句,微信的设计做的真的细,真的好。
43:我们的产品科技很牛,但是怎么才能让用户相信呢?
Sleep Cycle中的一个案例, 场景如下:
作者本人有比较严重的失眠问题,一周里至少有两天会半夜三四点才睡,又因为长期坚持早起,所以睡眠质量一直不太好,最近在某网站看到了一个闹钟应用,说是“可以结合手机中的运动传感器追踪并监测用户的呼吸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在用户睡眠相对较浅的时候唤醒,帮助用户一天保持好精神”

作者本来想下载下来试用一下,但是看完了计原理就感觉不是很相信这个产品,按照他们说的根据声音进行追踪,是啥声音呢?呼吸声音?这真的可能吗?作者一直在用小米的小爱音箱顶配版,还经常因为语音操作不准确吐槽,结果现在满出来一个产品说可以根据睡眠时的声音分析睡眠模式......
是被闹钟唤醒的则很有可能会继续很困、暴躁、头疼、起不来....
以下是作者的一些总结:
1. 展现实力带来信任

如果你想购买正品iphone,在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你会选择淘宝还是京东自营?
答案应该大部分都是京东了吧?虽然淘宝的交易规模比京东大很多,但相对于淘宝鱼龙混杂的卖家环境,我们一般会选择更相信大京东的自营店铺。即大平台背书的实力展现能够带来信任。
我们再来看几个比较夸张的问题:
问题1:一项商务合作,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和杜昭同时找你洽谈,你会选择谁?
问题2:公司招聘设计师,拥有腾讯工作经历的张大龙和一直在初创公司工作的杜昭,你会选择谁?
其实答案并不重要,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问题中想表达的信任的来源之一,还 是实力。实力能够带来信任应该是不太需要具体论证的事情了。
我们在选择应聘者的时候,拥有BAT、JMD工作背景的应聘者更有优势,一些企业官网中往往会放一些合作伙伴中的著名企业LOGO(下图是腾讯云首页的一部分)。都是由于实力展现带来信任的原因。

初创公司在寻求融资的时候往往会说创始团队来自BAT。也是这个道理。
2. 来自用户的信息带来信任
相对于用户的评价,产品方自己写出来的信息一定是经过修饰的,有的甚至是虚假的。而想要用户作为虚假的评价则成本会高非常多,所以一般我们也都认为用户的评价更可信一些,在淘宝出现大规模的刷单行为之后,设计者又拿出了一个新的模块叫做【问大家】,是买家在购买商品之前可以询问已经购买过的用户,得到真实情况。同样是利用来自用户的信息带来信任,如下图:

3. 高质量/精美图片带来信任
你更信任谁?
生活里很多人往往凭“颜值”就能人别人很信任,例如得体的西装、帅气/漂亮的颜值,这些东西反馈到产品设计中就是图片的精美程度,例如下面是网易严选的商品图片和淘宝某店铺的商品图,你会更信任哪个?你觉得用户会更信任哪个?
网易严选:


淘宝某店铺:


当用户看到了产品中一些情感化设计之后,产品和用户的关系就不再是人和工具,有了情感作为纽带之后,就变成了人和朋友,对于朋友我们一般就不会去考证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是否正确,就感觉他们天然的没有欺骗我们的动机。
44:解读美团订单页面改版
美团外卖中的一个案例,场景如下:
我们平时点外卖,大家应该都是用美团外卖的时候比较多,但是其实在美团APP主站里面,同样有外卖功能。用美团点外卖的时候,和在美团外卖中点外卖,有一个不太一样的设计。
在美团点外卖的时候,用户可以在订单页面查看到,正在进行中的外卖订单,同样可以显示外卖进度,例如商家已接单,顿号骑手正在赶往商家,骑手已取餐,正在配送,包括距离用户的距离是多少。如下图: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好的设计是:用户可以在订单页面,直接看到当前的骑手配送时剩余的距离。在之前呢,我们需要点到这个订单的详情页面,才能查看到这些信息。做了这种改版之后用户就可以少做一次点击操作,直接看到了。
美团包含的业务是有很多的,外卖只是其中一项。所以没有办法像美团外卖那样,在APP的首页直接显示出来。配送的进度同时呢,又希望用户能够快速的看到这些信息,所以做了这样的设计。
看完这个案例之后,作者还联想到了一个其他产品中的优化方案,就是淘宝。淘宝的订单相对于美团外卖,他的。单时效性是比较慢的。所以用户可能不会像买外卖的时候那样,去频繁的查看到达时间,但是在其中的一个阶段也就是商品已经到达了买家的城市,正要配送的时候,这时买家是比较在意的。那么是否淘宝的订单是否可以采取同样的设计方案呢?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duzhao0001,在朋友圈查看作者的答案。或留意明天的公众号更新查看答案。
45:解读闲鱼详情页改版,更有效率的沟通方式
闲鱼中的一个案例,场景如下:
我们在闲鱼中查看一款商品时,往往会和卖家进行沟通,确认商品的质量,或者是双方协商一下价格,这时候我们就会用到聊天功能。

用户在商品详情页的底部可以看到几个选项,有宝贝还在吗,和包装小票还在吗,以及其他几句快捷短语。用户点击之后,就可以直接把这句话发送给卖家在发送完成后,系统会提示用户,该消息已发送,您可以在消息列表中查看对方的回复,整个流程呢是不需要进入对话页面就可以完成发送的。
以上是5个产品案例解读,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设计的威严”,一起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