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UE产品体验日记丨06期
Hello大家好,我是杜昭
2020年挑战100个产品案例解读系列启动啦
每期分享5个优秀产品设计案例
26:京东不太一样的搜索结果页
京东中的一个案例,场景如下:
搜索这个功能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功能了,基本每个产品都必备。对于搜索结果页面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无非是一个和关键词相关的列表。但是作者在最近使用京东时发现了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如下图:

作者前几天拔掉了一个智齿,一直需要吃消炎药,然后习惯性的使用京东购买,在搜索药品后发现这个搜索结果页面被分成了两部分,首先展示的是一个名叫【药急送】的业务(类似快发送药、叮当快药)。
在这一结果下方才是我们常见的其他结果的列表。在用这个药急送定了药品后发现体验还是不错的。相对于普通店铺在配送速度上快了很多,基本是一小时之内送达,相当于点了个外卖。
说回到对这个搜索结果页面理解:
当一个产品的用户量到达一定规模后都会考虑做业务拓展,例如我原来是卖药的,现在我也做线上问诊,也做挂号。原来是社交的,现在我也想做电商卖东西。
大部分2C产品都是在争夺用户的上网时间,大部分2C产品最主要的收入都是广告收入(包括微信也是)。在这两个基础上,作为产品方我之前只能帮用户解决一个问题,现在能帮用户解决两个问题,使用场景更丰富了用户就有可能会多用用我的产品,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多看几个广告,我们公司的收入就提升了。但是又不能无休止的去丰富使用场景,首先是新业务不一定赚钱、其次是市场上有很多竞争对手,最后是用户对产品是有一定的认知的,例如很少有人会使用支付宝聊天,虽然它也有这个功能。
当一家公司想做的业务变多的时候,各个部门就会开始争夺公司的流量,都希望在首页最突出的位置展示自己部门负责的部分。此时就会产生问题,毕竟空间是有限的,放了你的就放不了其他的。在这种情况下刚刚的案例就显得比较优秀了,如果用户搜索的是普通的商品,那么我们可以按照普通的做法决定搜索结果页面的内容。但如果用户搜索的目标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业务更好的满足的,那就可以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为新业务提供入口。即发展了新业务又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两全其美。
之前在公众号也分享过淘宝首页金刚区的【千人千面】的设计,即每一个用户看到的功能入口是不一样的,例如我看到的是数码产品入口,我女朋友看到的是女装产品入口。同样也是为了相同的目的。
27:解读微信读书中自动阅读的设计细节
微信读书中的一个案例,场景如下:
用户可以在书籍详情页开启自动阅读功能,如下图:

在这个案例中作者认为有以下亮点:
1. 自动阅读速度有调节
自动阅读自动翻页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创新的功能,作者在六七年前的产品中就曾经见到过有类似功能的产品,但是由于作者看书翻页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当时这个功能并没有感觉有好多用。每个用户看书的速度看书的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我也曾经见过读几句就停下来想一下的用户,也有像作者这样翻页很快的所以能调节速度这个功能对体验的影响至关重要。

2. 自动阅读只支持竖屏翻页
还有一个细节是自动阅读的时候只能上下滚动的切换进度。不能左右翻页。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可以方便地查看上面的内容。否则。如果用户想看的内容正好在上一页的话说,操作成本会比较高。同时左右翻页只能通过定时翻阅来控制,这样的话就要求用户阅读每一页的内容,时间都是相同的。而上下滑动切换进度就更加灵活一些。
3. 手动切换进度不打断自动阅读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某句话,能够带给我们比较大的触动。或者是需要仔细思考一下,或者是进行标注收藏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返回停下来进行操作,这些操作频率是比较高的。但是如果每次做出这些操作都中断了自动阅读的话,那么我们就需要付出较高的操作成本去重新开启,也会让整个阅读的流程不够顺畅。影响用户的体验,甚至影响用户使用这个产品的时间。所以除了要有自动阅读功能之外,也需要在一些细节上进行完善。才能够形成一个比较优秀的设计方案。
28:樊登读书中一个按钮的改版,我写了300字思考
樊登读书中的一处改版,如下图:

改版后的方案将主要的购买按钮突出显示,并且把次要的按钮样式做了调整。
作者的理解大概如下:
1)首先产品的业务目的是提高用户在此购买率,所以将购买按钮放到了更主要的位置并且在视觉表现上给与突出。
2)统一了两个按钮的形式,解决了旧版本中购物车图标含义与购买按钮不完全一致的问题。
3)加大了次要按钮在空间占比,保证用户即使不购买也可以比较容易的发现试读操作入口。
4)有可能是根据用户消费能力数据判断出了用户的购买力,有可能这个产品中用户的消费水平普遍较高
其实在很多产品中我们都看到过限时使用,限时免费等等引导方式,先把东西免费给用户,等试用时间结束之后再禁止使用,其实是利用了用户的心理。有一名言曾经说过:当你失去一件东西,并不意味着你会回到没有这件东西那时候的状态。
作者最终倾向还是认为这种方案并不能提高购买的转化率,我们可以再等几个版本看看官方是否会改回来,到时候验证一下。
29:解读58同城消息页改版
58同城在最新的版本中对消息页面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作者将分别对其中几个点聊聊自己的理解。
1. 消息分类

本次升级最大的改版是增加了“服务号”的概念,在消息页面上方可以滑动切换不同的消息来源并进行查看。业务要求应该是要在这里展现更多的业务曝光量,这种处理方法还是很合适的,在没有影响页面下方消息展现效率的情况下增加了上方不同分类的数量。
2. 更多功能弹层

点击更多按钮后有【忽略未读】和【意见反馈】两个功能。新版本中将这两个按钮转移到了页面下方。相对于之前的版本优点是增加了可点击区域大小,同时在视觉上也和页面内容进行了分层,更容易看清楚了。但是缺点也同时出现了,点击后弹层出现的位置与点击位置距离比较远,用户的操作效率都变低了很多,同时这两个功能其实关联度并不高,强行放在一起有些不论不类,在信息架构上不是很合理。
之前的版本中除了点击区域小之外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不容易区分出弹层和页面的层级,同时如何把这个弹层“收回去”也存在比较高的认知问题。
清楚未读消息按钮在很多产品中都有,这个功能本身是一个比较轻量级,使用频率还可以的功能,在58同城中的层级感觉比较深,对于活跃度比较高的用户来说每次操作都需要多一次点击行为,还不像下图(京东商城消息页)一样放到导航栏中间。再把意见反馈功能直接露出,当用户遇到问题时也能够更方便的发现反馈途径。

在产品的不同阶段会有各自最适合的设计方案,如果说这种设计是为了考虑到扩展性才把两个功能入口放到更多里面的话,还不如真正有了其他需要放的功能再用这种方案。
以上仅为个人理解,如有因才疏学浅未能理解官方设计思路之处,欢迎朋友们进行指正。以前因为担心被怼所以一直不敢写某些产品中改版的负面影响,从今天开始作者将会【质疑】一些大厂产品中的设计方法,和朋友们求个转发!
30:质疑平安好医生的语音搜索功能
平安好医生的语音搜索功能,如下图:

用户在使用搜索功能时,除了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还可以进入语音搜索模式,点击后进入下方页面:

用户说话并识别语音后会自动打开搜索结果,看起来倒是比较方便。但是作者却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原因如下:
1)效率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现在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了可以商用的阶段,一般情况下下我们都会有一种“语音输入效率更高”的印象,但这种说法其实有一个前提是:要输入的文字比较多。如果我们只搜索两个字【失眠】其实打字会更快,而互联网医院产品中进行的搜索,要么是症状要么是药品,都是字数比较少的情况。大家可以用微信尝试一下。原因在于现在的语音识别都需要进行触发才能使用,在流程上增加了步骤。
2)场景
语音控制在很多车载设备上很常见,由于驾车场景中不方便使用双手进行操作所以语音控制就突破了手指点击的交互方式。给人和设备提供了新的触点。但是在平安好医生的场景中用户本就需要使用点击的方式进入搜索页面,此时一定是可以使用点击方式进行操作的。如果说是为了帮助一些身体有障碍的用户群体,那也需要做全局语音操控而不只是一个单点。
综上,作者觉得语音搜索只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功能,实际未必会对用户体验有多大提高。
以上是5个产品案例解读,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设计的威严”,一起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