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企UI设计面试经验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外企设计师的工作体验,鼓励我翻译更多优质的设计文章,请关注“彩虹BOOK”,
疫情期间,我拿到了心仪的外企UI设计师offer,并在4月顺利入职,下面是这次面试的准备过程和经验。

当机会来临时
-
这家公司早在一年前就面试过一次,面过之后职位关闭,而我经此一面,发现自己还有更多需要准备和学习的,于是决定耐心沉淀。
都说面试也要看眼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今年他们又开始招聘并第一时间联系到我,我为此机会准备了一年,当第二次机会来临时,我终于抓住了。
能力准备
-
以目标为导向,既然已经确定了想要去外企的目标,日常的每一天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在面试前,我看了很多国外设计师的面试经验,我觉得很有帮助,已经整理出一篇“超全面国外大厂面试经验”发布在公众号上,我发现其实外企和国内互联网公司对设计能力的要求类似。
无论英文还是中文,想要侃侃而谈必须得有扎实的专业和经验积累,语言只是表达的工具,本质上设计能力、思维方法的提升、成功经验的积累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决定了你在任何环境都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面试阶段需要能流利的介绍自己,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工作项目和作品集。想象一下所有的工作环境变成英文,从一开始能否自如的使用电脑和设计软件,收发电子邮件,到跟国外同事开会讨论需求,如果没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日常工作将会变的十分吃力。
那英语目标怎么设定?拿我举例,能看懂90%的英语设计文章,有一定的阅读和听力能力,至少能保证自己在接到需求的时候不懵逼。
我还记得第一次面试时,写简历和作品集介绍很困难,难以想象如果日常工作环境全是英文应该怎么办,也是那时候才知道自己没有做好准备。
看得懂的内容=0.5听得懂的内容=0.25说的出的内容
2019年我就更加努力的学习英语,学英语的方法千万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能享受其中并坚持下去的就好。我平常喜欢听TED,还读完了几本英文书。

其次对我来说最重要的练习是:开始写彩虹BOOK公众号,用输出倒逼输入。我通过翻译优秀的英语文章,既锻炼英语能力,又能沉淀方法论和提高设计能力,跟团队交流,再通过公众号分享给有需要的小伙伴,这些都是我苦中作乐坚持下去的动力。
面试过程
-
大概在2月份,这家外企的HR联系到我,说疫情过后会开放职位,想邀请我再次参加他们的面试,那时我就开始为英文面试做准备了,我先是系统的学习了一些英文面试技巧,写好英文简历,并开始准备英文作品集。

在准备英文作品集的时候,我比较偷懒,删减了很多项目,因为想要用英文讲清楚一个项目就得准备很多页的文字内容,有时候中文面试一下说一个小时,如果换成英文得是多么漫长的过程。
中国团队的两轮面试通过后,最后约了美国设计团队的leader,虽然工作很多年,英文面试还是第一回,提前两天写了五页英文面试稿,中国团队可能太需要一个本地的设计师了,他们竟然在面试前一天给我安排了翻译。
提前跟翻译排练了一遍自我介绍和作品讲解,注意作品讲解的时候,要把项目背景等都描述清楚,不然他们看着一堆的中文界面也一样懵。最后整个英文面试的过程:我的自我介绍很流利,项目介绍还可以,但到了交流环节,对方提出8个问题,我能直接对答的只有一半,另一半需要靠翻译帮助。
能够面试成功,我想有一方面是因为面试的氛围也很重要,要能够轻松愉悦的讲清楚事情,并适时地表达出对语言的态度,比如提前说:I believe Language is just a communication tool. I hope my expression is clear, But if not, please feel free to interrupt me at any point if you have questions. 以及在讲到兴趣爱好时,表达自己喜欢学英语,愿意接受英语环境的挑战,让面试官相信经过几个月的熟悉语言不是问题。
初入外企体验
-
突然应对大量的英语环境,我第一个月是在头疼中渡过的。开会都是提前打好草稿照着念,经历了有时候听不懂靠猜,有话说不出只能哈哈过去的阶段。但只要心态放的稳,能够把需求完成好,关注在做事本身,英语就真的只是个工具而已。
也开始慢慢感受到国外团队管理的一些优点,比如入职流程非常顺畅等等。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外企设计师的工作体验,鼓励我翻译更多优质的设计文章,请关注“彩虹BOOK”,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