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毕业秀丨台湾岭东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
本期Hiiibrand将为大家推送台湾岭东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的毕业展作品展示(部分)。
设 计 毕 业 秀
● 岭 东 科 技 大 学 ●
视觉传达设计系
本期Hiiibrand将为大家推送台湾岭东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的毕业展作品展示(部分)。
▼
院系介绍
台湾岭东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为台湾中部地区历史悠久且具盛名之设计菁英培育摇篮,并在2011年德国iF设计论坛上被评为台湾十大、世界百大设计大学。成立至今已超过30年载,其教学成效与学生表现屡获各界肯定。
为推动学生的国际能见度与提升国际竞争力,自2015年起岭东科大视传系积极投入各项国际竞赛辅导,成果丰硕;屡获德国红点奖(Reddot Award)、德国 iF 奖、日本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金点新秀设计奖、A+ˊ创意季、时报广告金犊奖等各项大奖肯定,是台湾地区最会得奖的设计校院,今年已于台湾具指标的设计竞赛中夺得三金四奖殊荣。
毕 业 展 主 视 觉

岭东科大视传系第20届毕业製作主题为「造岛世代」,岛屿经过世代更迭,积累堆叠而成;如果说我们都是蠢蠢欲动的板块,那麽板块之间挤压而生的,便是我们的创意;期许这个世代的设计力,能成为推动岛屿改变的能量!本次展览设计类别丰富多元,横跨平面、多媒体影音、书籍、包装及地方创生…等设计领域。由我们所共创的岛屿已然拔地而起,让这个世代的设计能量共同在岛屿上汇集凝结!
展览现场





——
作者:张珈瑄、简珮丞、吴家仪、陈伟能、郭鑫泓、张晋嘉
指导老师:郭中元
副指导老师:秦安慧
设计说明:
岛屿经过世代更迭,积累堆叠而成;如果说我们都是蠢蠢欲动的板块,那麽板块之间挤压而生的,便是我们的创意;透过彼此碰撞与磨合引发出效应,期许我们这个世代的设计力,能成为推动岛屿改变的能量!
历时碰撞及协力,一股蠢蠢欲动的力量就此拔地而起!从创意人之间风格的碰撞(衝撞CRASH),到元素採集与思维堆叠的融合(协力COOPERATE),最后由这个世代共同推动岛屿发生改变(造物CREATE);这样一连串个体到群体的造岛过程,构筑出我们这个世代的精神与价值,亦是我们身体力行去感受及翻转的脉络。
画面中层层堆叠的肢体象徵由个体汇集后构成的世代,而世代中又蕴含著个体的独特性,海报运用多种印刷加工呈现丰富的层次感,磨砂材质展现岛屿的岩石颗粒与粗糙感,并从不同的岩块材质中提取淬鍊黑、灰(白)、金的色彩,呈现岩石碰撞砥砺成金,展现属于我们这个世代的亮点。





*该作品获金点新秀包装设计类年度最佳设计奖
作者:邱于甄、李雅媛、黃芷芸、吴奕婵、胥孝卉、洪佳妤
指导老师:符逸群、宋思明
副指导老师:刘经玮
设计说明:
融合奥万大周遭部落传说,运用pixel元素呈现原住民传统编织技法,将故事中的神灵结合御守能够给人护身保平安的安心感,翻转另类新颖的样貌,呈现新旧文化的交织。





作者:刘子菱 、卢星如、赖羿蓁、孔彬如
指导老师:蔡昌吉
设计说明:
在台湾东北角的海岸,数亿藻田绵延生长产生氧气,海浪拍打声藉由空气传播了音乐,收录了环境音与人声,编奏台湾风的乐曲,藉由每首歌曲的意涵传达出生活缺氧。





作者:赵淮岚、黄子蜜、郁茹涵、张富舜、王菽鸿
指导老师:严月秀
副指导老师:黄炜仁设计说明:
RE BOO LIFE 颠覆竹传统形象,从台湾南投竹山,发现竹节废料,重新形塑及转化其功用,透过地方竹生态,依海拔区间,对应竹生态底下保育物种,叙述人类自然共生平衡的价值,应重视珍惜。





*该作品获金点新秀设计奖-包装设计类
作者:温惠如、杜宜芳、刘芳瑜、谢宛凌、邱洵
指导老师:黄庭超
设计说明:
台湾潮间带各地形随著海水涨退孕育著不同生态,观察中将潮间带生物生态分层,以潮间带灰为主水蓝、橘色为辅的插画图鑑呈现。结合北中南三个不同地形以影片呈现潮间的生机。





作者:李佳颖、纪盈齐
指导老师:蓝伟宪
设计说明:
动机:在台湾竹东镇是国内酸桔最大的产量来源,农民採有机种植法、以雪水灌溉作物,但产大于销情况。我们决定建立一个以视觉改变小农销售困境的品牌,以美式乡村风格插画并以特殊萤光橘色作为主色调,以强烈颜色吸引消费者注目。材质以环保为特性,回收麻布作为循环设计。
麻布回收企划 x 有特色的包装设计:农家用过的麻布袋,经回收程序后使用于包装上。





*该作品获金点新秀设计奖-包装设计类
作者:何芝萤、黄庭怡、曾怡瑄、卢芷吟、林育诚、谢欣洁
指导老师:秦安慧
副指导老师:黄炜仁设计说明:
鲲鯓为海上沙洲,为台湾特有的地形,七座鲲鯓因职人们的努力日月壮大守护著台南沿海。将线条、交织、堆叠三大要素运用在整体材质及视觉上,并结合影片及专刊记录职人背后的故事。





*该作品获金点新秀设计奖-包装设计类
作者:严子崴、李栢勳、陈凯育、李宥融、翁雅筠
指导老师:宋思明
副指导老师:符逸群设计说明:
孩子是一把锄头,翻动田中未来美学。
田中镇位于台湾彰化县东南方,田中镇就如大部分台湾乡镇一样,蕴含美好却鲜为人知;且因当地规划不利观光,游客即使来了,也不知该从何开始了解这片土地,当地人更是对自己家乡没有自信、没有感觉。
所以田中未来学以田中国小小朋友为核心,透过美感教育引导小朋友去探索、挖掘地方的美;深入地方国小安排入班课程,带领他们从中发现家乡的美好,并产生认同,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看法,进而带动田中人及游客,一起挖掘田中的美好与未来。
并以小朋友作为主导者,将此套系统设计为永续性、可累积的,为田中储存下更多美好,并且能使用于导览,结合了AR互动装置,更多元、更有趣的方式,去了解这片土地与人们的故事。




*该作品获金点新秀社会设计类年度最佳设计奖
作者:孙文慧、许芯祐、杨巧暄、林芳仪
指导老师:蓝伟宪
副指导老师:刘经纬设计说明:
醮以台湾道教祭典为主轴,从代表物「醮台」延伸出五大视觉,分别为:施工、道士、普渡、水灯、仙境,将建醮重点流程及物件图像化,运用民俗艺术常用的蓝、黄、萤光绿、萤光洋红表现。五张视觉海报以时间性来做排列,施工动土盖醮台、道士入驻做法会、普渡祭祀众野鬼、点灯祈福烧王船、神仙仙境游记趣,再把图中所有元素製作成图鑑,应用组合设计系统成完整的醮台。醮台最大的差异性在于点灯效果,使用紫外线灯照射下让萤光油墨呈现出日夜反差,让视觉有了更多层次性。
实地走访台湾南投水里乡,与当地居民一同体验建醮活动,运用AR、动画及实际拍摄纪录片传达文化的先锋,透过行动探索,重新认识我们的土地。




*该作品获放视大赏&K Square 2020 平面类 传达设计组-金奖
作者:林昱成、张欣瑜、邱榆婷、邢福暘、林郁芳、李成源
指导老师:郭中元
副指导老师:刘经玮 / 秦安慧设计说明:
「藉由运动,找回看野台戏的兴奋感。」
种子、梦想、文化,是野台奥运会构成的基础。选择那些怀抱梦想的运动小将,和台湾代表的传统技艺进行结合,透过实验,将运动的力与美、速度感,以及台湾的奔放与野性经过超现实的插画手法,实体化一系列的海报设计,为了就是传达运动在国际的影响力,提升台湾传统文化的能见度,并将正在训练中小将们的梦想被看见。





*作品排序不分先后
© 本文图文资料来自
台湾岭东科技大学
作品图及文字由 院系师生 提供
本栏目由Hiiibrand(嗨!品牌)推出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欢迎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