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道路—挖掘潜能(震撼)

Recommanded by editor
苏州/UI设计师/11年前/21687浏览
设计的道路—挖掘潜能(震撼)Recommanded by editor

3月份,我与10名学员参与了UI设计师的培训计划。其中有在读学生、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还有其他行业的设计师。他们来到此的唯一目标就是让自己通过这段日子的磨练能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高度。

3月份,我与10名学员参与了UI设计师的培训计划。其中有在读学生、多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还有其他行业的设计师。他们来到此的唯一目标就是让自己通过这段日子的磨练能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高度。

在课程没有开始前,我了解到大家更多关心的是实现技法,这是一种急于求成的表现,因为表现层的事物能够很好的展示成果。但是每个维度都是需要其他维度的支撑,它们之间不仅有关联性,还有顺序。

从设计师养成的角度来说,是一个技法到思想到阅历的过程,而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视觉才是最后一步的工作,它的形成有很多数据、经验的支撑。设计师往往会太过注重表现层,而忽略设计的本质工作。

所以我给大家制定了一个计划:

1、利用课后时间,每天临摹/绘制一个感兴趣的ICON或界面

     我将在课程中不过多的去演示绘制技法,而是解刨设计思路,所以大家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去提高技法,不限定难度与工作量,自己安排。

2、支持3个月,你必定成功

     我告诉大家,只要每天坚持,3个月肯定成功,如果坚持下来没有我说的这么神奇,我保证义务的帮助大家达到理想的效果(画大饼阶段:))。

3、告诉大家困难程度

      说完第二个阶段后,大家多少会有点兴奋,燃气了希望之火。而接下来我又告诉大家,宏观的去看待这个计划,会感觉非常简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会非常艰            难,你不可能每天能坚持下来做同一件事,你可能在90天的某一天有一些硬性、软性事物导致不能完成任务,比如和女友吵架心情不好,加班到12点等等。这时            候,很多人产生了顾虑,迟疑了起来,并问了我很多问题。当然还有一些人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


其实这个90天计划对技法的突击只占到目的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是激发自己的潜能,学会制定工作计划,懂得如何坚持,将自己从理想派转入到实践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会知道——做“好”一件事需要付出的代价。当时我脑海中认为应该是全军覆没,不过我知道,如果有人坚持下来,他将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人。

参与此计划的学员,第一天都准时给我邮箱发了成果,在实行了1个星期后,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我根本不会去看邮件,所以耍了点小聪明,将一套UI控件拆分为多天,一天绘制一个,这时候我第一条制定的“不限定难度与工作量”就起了作用,大部分人从心理上认为这是一份任务,而并不能完全了解这是良药苦口,利于己。

实行到40天后,陆续有人退出了此计划,但他们身上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在今后的课程中,显得更加耐心,并知道做好一件事,完成工作中的一个任务需要提前思考、准备多少事情。

因为我的这个课程只有2个月,所以在他们顺利结束课程后,也就是60天后,我再也收不到邮件了,我将他们每个人不同程度的练习都归类并分析,他们每天的转变都非常大,作品也一天比一天好,唯一的遗憾是,大家都认为这个计划是做给我看的。

但是,还记得上述中,我在制定计划时,有个人全程没有说过一句话吗?她叫王立佳,还是个在读大学生,打扮时尚,活泼聪明,起初我并不觉得她能成为我认为的优秀学员,在课程开始后,她是其中最积极的,让我惊讶的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她没有说过一句话,从这个计划中,我也学习到了一点:如果一个人没有反馈,要么就在梦游,要么就是认真。她是这个90天计划中唯一坚持下来的人!

时隔几月,我们公司对她进行了一次访谈,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一步一步爬上珠峰的。


_baidu_page_break_tag_


SPARK课堂优秀学员专访


王立佳


你好!在SPARK课堂学习中你的表现就让我们感到惊艳,你的努力也让我们十分佩服,邵老师制定的90天计划中,你更是坚持练习,最后收获了大量的作品和众多的关注。作为承办课堂的SPARK,我们希望能够对你进行一次专访,记录下你这段时间心路历程:


首先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大家好~我叫王立佳~是一名即将升大四的在校学生~

1、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设计?

真正用ps做一些平面设计的话应该是从大学开始的,因为自己大学其实是学新闻的,所以做设计其实是利用大学的业余时间去学习和尝试的。从小都一直比较喜欢绘画,高中当了两年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当时主要还是做一些手绘海报什么的,但是部门里也有一些ps的任务,不过当时自己还完全不会ps,都是由别的同学负责这一块。后来真的开始用ps做一些东西应该要追溯到高三暑假给班级做毕业纪念册吧,再后来大学进入校会宣传部的时候感觉平常做ps在技法上有很多不足,就在大一暑假的时候去报了一个两个月的平面设计暑期班专门学习ps,ai软件这一块,然后大学期间就接了一些平面设计的活来锻炼自己~大概半年前了解到ui这块,想从平面转来学ui,就参加了邵飞老师的培训班,感觉这半年在设计方面成长了很多~~


2、平面设计和UI设计的工作你都有从事过,个人感觉有什么区别?

个人觉得平面设计和UI设计前者主要依托印刷品,后者主要是在电子产品上呈现,因为最后载体的不同,所以对设计要求的层次也不一样。比如平面设计里不管是海报还是一整套VI,都是一次性视觉消费的产品,所以夺人眼球,视觉体验强是最重要的,这里的一次性是指不会像app或者网页,需要涉及到触击以后的响应反应,很多ui设计是以满足功能性为前提的,需要考虑的东西我觉得有更多理性成分,潜移默化的深层体验可能更重要,而平面设计的话视觉冲击力可能更重要。


3、你在LOFTER及其他平台上都有同步分享你90天的练习计划,刚开始自己是怎么进行规划的?

其实一开始并没有什么规划的~对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坚持到90天也不是很有把握(捂脸~)。有一句话说如果有梦想一定要告诉更多人,这样可以鞭策自己坚持,所以觉得如果发到这样的平台有更多的人关注,应该会更有动力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而且到后期在平台上积累的关注的确成为了我一直坚持练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你的博客在计划刚开始的时候分享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强者给自己找不适,90天的练习应该就是给自己找不适,能不能谈谈在完成作品时不适的经历:

其实每次完成当天的练习,满足感还是大于不适的~但是因为每天都要做练习,而且一般每次都需要2-3个小时,有的时候甚至要更久,所以在比较忙的期末季和出去旅游的时候就会需要熬夜来做,这应该是最让人头疼的了。期末的时候专业结课要交视频作业,还有论文的作业时间又比较赶所以有几天P完icon还要通宵来做这些,然后第二天起来的很晚,感觉一睁眼又要想今天要做什么icon,那时候就会感觉特别累。还有去旅游的时候,白天要玩,晚上回到宾馆当时既要P我们拍的一个微电影的剧照,还要做这个icon,经常就觉得时间不够用。在整个90天里,有几天我是实在太困了,先睡了几个小时,凌晨又爬起来做,然后有两天是真的直接睡过去了,第二天起来补的,虽然有很多这样的日子,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真的很有成就感,其实克服困难本身是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但是也的确不能天天熬夜啦,还是要注意身体,很多lofter上的朋友也有一直告诉我要注意作息,我觉得还是要尽可能在一个良好的作息下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比较好,这也是一种能力吧。还有一种练习中的不适大概就是有时候时间比较赶,毕竟要尽量一天出一个作品,所以我就主要都是做临摹,但其实临摹毕竟是一种取巧的练习,原创才可以更多的锻炼自己,所以我一方面很想去尝试原创,但一方面感觉时间精力都不够去做这样的尝试,觉得不能做好,所以往往就搁浅了,这是整个练习过程中最大的遗憾吧。


5、当你感到不适、困难时说明你自身在成长,有没有让你感觉提升特别大的练习?

90天的过程里,每段时间都会有一两个我觉的特别满意的,也花最多精力去做的练习,其中像戒指,纸杯蛋糕,复古眼镜,双黄蛋,烧瓶,吐司,座机和云朵造型的磁带这几个作品我个人觉得对自己的技法,想法上都有蛮大的提高。这里面有一些是临摹的作品,技法上比较繁琐,图层特别多,比较需要耐心,一点点看着图片去还原,但做完觉得自己对于如何细化一个icon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有一些是参考了一些照片或者实物做的,这种就比较需要花时间去磨,一点点去试效果,尽量把所见的效果还原出来,需要更多的思考,应该说是难度最高的,但是做完以后就会有一种完全把技法内化成自己的能力的感觉。


6、练习中临摹的作品你也会添加进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说采用临摹的作品构建自己的想法,对于临摹和原创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吗?

我觉得临摹一定是需要做的,就像我现在在学习CG原画时候老师说的,没有临摹过百张头像就不要妄想去原创,因为你连结构都抓不准,在错误的基础上做创作是没有意义的,最后还是要反过来重新开始练习基本功。所以我觉得大量的临摹好的作品肯定是学习的第一步,但是这里的临摹也有不同的层次,最简单的一种临摹就是完完全全的原样copy啦,这种对于一开始完全还不熟悉技法的初学者来说应该是做的最多的。但是稍微比较熟悉完成一个icon的基本技法之后,就应该去尝试换一换背景,整体给icon换色,锻炼自己对色彩的把握,再有就是替换掉一些元素,用上自己的东西,这样的“微创作”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能更好的帮助自己去理解这个临摹的作品。当然临摹不是最终的目的,临摹是为了之后自己可以原创,而原创本身也不是凭空创作的,我觉得收集资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脑海里还原的“拟物程度”毕竟有限,适当的把想法组合然后有意的去找一些参考素材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也可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因为即使找到一些素材,你借鉴了一部分造型,但是还是需要在作品里自己统一光源,角度,这就是一种创作了,而且创作本身是会有个人风格的,比如我比较倾向于色彩饱和度高,外形比较圆润可爱的,在背景的渲染上我也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处理方法,这些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后我想用一句我在lofter书上收到的留言来总结临摹和原创的关系,“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偷懒”,临摹是为了技法,但是技法之后必须逼自己去原创,去创作。



7、这90天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一开始的半个月我想是最难坚持的了,因为最开始压力最小,放弃的代价最小,虽然可能热情也最高,但是人总是偏向懒惰的,经常会有想放弃的念头,毕竟90天当时看来也是遥遥无期的。但是一方面我觉得邵飞老师分享的一些自己的经历真的很触动我,让我觉得这是一件可以坚持而且坚持之后会很有收获的事,另一方面我在lofter,人人上发图所慢慢积累的一些关注让我觉得有很多人在看我去努力践行自己的这个目标,所以觉得没有退路,硬着头皮也要做下来。而且这90天里,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今天的icon还没P”,所以到第二个月的时候我觉得做这件事就是理所应当的习惯了,就像每天要三餐睡觉一样必不可少,而且放弃的代价也更大了,如果没有坚持到3个月结束,那么之前的一个月也就没有意义,所以越到后期越自然的去做这件事了。


8、90天坚持下来,有没有想和大家分享的心得?

我觉得最重要的心得就是,确立了目标,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而是要给自己找压力,找动力,一个是推力一个是拉力。人没有压力就很难适应这些不适,压力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制造,比如在社交平台上发图的时候不断地阐述自己的目标,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做这样一件事,人总是好面子的,这样越多的关注就会变成隐性的压力,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还有就是一定要明确做这件事是为了什么,会得到什么,然后把这些东西分解成路上的一个个节点,一定要有一个憧憬,一个可见的目标去接近才可以真的痛并快乐的把事情坚持到底。坚持是最难的,但是坚持正确的事情一定是最快乐的。当然有时候不能没有技巧的逼自己做做不到的事情,在做练习的时候是去最大程度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而不是定一个过高的目标却无法实现,然后就坚持不下去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缺了什么,有意识的去补短,但不要好高骛远,一点点来,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过程,如果没有时间的积累,一件事情是无法做好的,所以耐心和平常心也很重要。要耐得住初期的那种枯燥,其实就会非常接近成功,所以一开始的困难一定要努力克服,越挫越勇才是好的。


9、为了保证每天的产出、时间的安排上你应该会遇到一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其实时间挤一挤总是有的,因为整天的零散时间还是有挺多的,像我每天要做练习,我把这个作为我这三个月的头等大事,所以其他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我会推掉,或者比较有效率的去做,尽量把时间留给做icon。但是有些时候比如之前说到过的去旅游啊,然后期末季很多专业的作业啊,这个时候我就只能拼下半夜了,就是熬夜来完成这些。然后有时候时间比较赶,我会多做临摹的,平时我会经常逛dribbble,觉得喜欢的图就随手存,然后有个文件夹专门放要临摹的练习,存的时候我会留下印象哪些做的时候相对会容易一些,然后哪些会麻烦一些,碰上真的很忙的时候就会去挑前者来做,时间相对空余就做后者,这样一般有提前找好图心里有个数都会比较快上手,比较有效率。


10、现在再来绘制图标、界面时应该已经有一套自己总结的流程了吧?

因为我觉得界面的设计功能性考虑的很多,光做临摹的意义不大,关键还是要跳出以前的思维去重新把握整个功能和布局,改善体验,美观度和技法考虑的不如图标多,所以练习的过程中我只做了一个个人网站的设计和一个微信朋友圈界面的设计,做的数量实在很有限,所以流程什么感觉不好表述,不太具有代表性。然后图标的话相对来说我做的临摹比较多,所以基本不需要出手绘稿,流程相对也很单一,而且我有一些设计其实严格来看都不算是icon,因为我主要锻炼自己的技法,没有完全把注意力关注在做一个非常标准的icon上,所以可能讲述流程的意义也不大。不过我还是有一些固定的标准做这些练习的,比如一般icon我都是开1024*1024像素的画布,分辨率定在326(R屏分辨率),润饰背景气氛上我也有一套自己的做法,比如我一般都会加一些色彩的对比,比如空调开关的临摹我就加强了黄蓝这对对比色在背景中的对比效果,一般我习惯背景做完大渐变之后还会新建一个图层在上面用朦胧画笔去点一些对比色来丰富画面,有时候出图前还会整体盖印一层来做一个杂色,显得更有质感,最后锐化出图再改一下亮度对比度,提高自然饱和度,让这个画面看上去更精致。


11、图标和界面(WEB和手机)的绘制中,你感觉设计的侧重点在哪里?

图标的话我觉得设计重点肯定在于识别性好,可以在众多的图标中给观者一个直观的感觉知道这个产品的大概功能或者是最重要的信息,非写实类的图标设计上其实是很简约的,只要表达最重要的抽象信息就好,而写实类的因为细节丰富度和拟物程度都很高,所以其实重要的在于色彩搭配如何更突出让人一眼就能喜欢。界面的话因为自己做的实在太少了,所以觉得不太好讲述侧重点,但是我觉得界面相对于图标,设计的重点肯定更偏向功能和体验,如何更方便用户去理解界面,操作它,简化流程突出重点才是设计最核心的部分吧。


12、这一段经历对你以后的道路应该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哪些收获你觉得可以适用于未来的工作生活当中?

我觉得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去坚持一件自己选择的而且方向正确的事,而且在坚持的过程中利用一些平台去放大这件事的价值,这个应该是我最大的收获。每天努力一点点,重要的就是每天都要做的比昨天好一点,做好每件事情都是需要耐心和恒心的,在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下去一定会有非常多收获,很多收获甚至超出了自己最开始的预期。


(王立佳的坚持成果)

#每日icon#完结篇~(来自王立佳的lofter自述)

合集图里icon一共有78枚,因为有6枚做了两天,半成品就没有放入,外加有一张个人网站原型设计,一个微信朋友圈界面设计和4个个人网站的控件设计没有放入,所以图中所展示的icon并不到90枚~

90天里,没有记错的话有两天因为太困睡过去而没有做,是第二天补上的,剩余88天即使熬成狗也尽量做到了每日一练,肯定有过半的练习都是凌晨做完的,不过这些熬过的夜晚现在看来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个过程坚持比一切都更重要。

在这三个月里我每天坚持在lofter和人人上发图,在lofter上从没有一个粉丝到现在有1500个关注我的朋友~得到1700多次喜欢~~这个过程真的难以替代,很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希望以后我还能给大家送上更多更好的作品~可以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UI设计师~

每天一练的90天里,即使去西塘旅游,晚上回到宾馆,也会熬夜P到凌晨三四点,即使期末有各种结课作业和视频作业缠身,也还是努力坚持不给自己找借口,其实一开始的坚持才是最难的,当日子过了一个月的时候,我反而觉得中途放弃比继续坚持更让人难以接受,自然的走到了最后。就像练习长跑一样,当你克服了耐力的临界,跑再远感觉也是一样的。

每日一练大部分的作品因为时间原因基本上都以临摹为主,在此真诚的感谢那些原作的作者,因为有前辈们走在前面留下了这些优秀的作品,才可以让像我这样的晚辈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的起点,所以接下去的日子我会尽量做几个教程,希望或多或少能帮助更多想要学习UI的朋友~~

从我决定学习UI到如今不过短短半年,3月的时候很碰巧也很幸运的得知邵飞老师在南航那儿要开第一期UI培训班,知道的当天下午就坐公交去报了名,其实这里面很多冥冥的巧合真是不可言喻。课程过半,我们掌握了基本的技法的时候,邵飞老师让我们试着开始90天的练习计划,那天老师说了很多,大意就是3个月就能练成icon,成功的道路就在这里,走不走是自己的事情,既然吃饭睡觉每天都能做到,那么把做icon也当做这样稀松平常的日常来坚持吧。真的非常感谢邵老师,不仅因为老师带我入门,更因为老师给了我一个清晰的方向和特别多动力去坚持ui这件事情,我想这是我这辈子迄今为止做过最令自己骄傲的事了~没有之一~~

希望90天结束以后的日子,我依然能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自己的理想~{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与君共勉~



邵飞:在这次培训中,90天计划中,良好的生态机制可以让大家寻找到目标,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成功,这是大家互相学习的成果,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大家对工作方法、学习态度,行为习惯有了新的提升。这次计划的实施,并不说明大家已经掌握UI,做到这些仅仅是真正的开始。在为做真正的设计之前打好基础,挖掘自己的潜能,树立目标,像王立佳一样,一旦坚定,不成功毋宁死。对这个小组里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更多的人敢为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动的责任。感谢此次小组里的10名学员,我也受益颇多,感谢王立佳,祝各位未来的精英前程似锦。

331
Report
|
311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吸喵套餐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IP设计合集 DGS FRIENDS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