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职业成长
一个想飞的姿势,足够世界春暖花开了
我觉得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的路径,掌握灵活的方法。
有的人花3年达到目标,有的人花5年达到目标,所以有一个很清晰的目标,你的路径就会缩短不少。如果没有很清晰的目标,一会儿在这个公司干,一会儿在那个公司干,虽然经历过的公司比较多,但在那些公司,你是不是有真正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属性
首先我们看一看“设计”这两个字。设计就是设想和计划。设想是飘着的,计划是要落地的。所以设计这两个字是既有想法又有落地的东西。而在我认为设计它其实是一种商业价值的体现。
大家一定要清楚,设计其实就是一门技术,它跟开发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不要把自己当做艺术家,它只是被伪装成艺术。如果你的设计没有给产品带来价值,那你的设计就是一个艺术品。你的作品自己认可,朋友认可,你的用户认可吗?所以,我觉得设计一定是有价值的,一定是被用户认可的。
二、职业路径
其次,我们来说一下职业路径。比方说你要去找一份工作,第一,你要了解一下他们公司有多少人?有没有设计部门?设计部门是谁带的?有没有名气?你去了以后,谁带你?他有没有产品?能不能够教你,让你变得更好?
第二,分析自己的现状,是还没毕业?还是已经工作了一年?三年?五年?要分析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
第三,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其实,自己最了解自己。比方说你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能不能看下去,如果你看不下去,说明你属于被动学习型。如果你天天看文章看教程都特别精神不会犯困,你就属于主动学习型。当然,假如自己条理不够清晰,掌握的知识也不够系统,你也适合被动式的学习。
我经常跟大家说主动学习的方法:多看,多想,多临摹,多请教。这是一句非常老套的话,但很多设计师都是用这个方式成长起来的。大家要经常在设计网站上欣赏优秀的作品,并且尝试着临摹。多看一些行业讯息,开阔自己的眼界,多去找一些教程自学。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条理的,喜欢主动学习的设计师,你坚持这样做,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被动学习这块,我觉得它有两个优势。第一个是它能够体系化的教学,第二个是能够点对点的辅导。其实培训并不是一个坏事儿,但是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优秀的培训机构,在培训之前深入了解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培训机构的老师会按照教学大纲一步一步的赶着你走,让你在短时间内有更大的提高。相对于主动学习来讲,被动学习更容易短期内出效果,效率更高,当然,学费也高。
我们不但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还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这对于设计师来讲非常重要,因为直接关系到你的薪水,关系到你的职业成长。如果你能力很好,但是没人知道你,你的薪水依然不会特别高。在十年行业经历中,我发现很多目标清晰,喜欢打造个人品牌的设计师,发展的非常快。他们只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薪水就翻倍甚至好几倍。所以,大家要学会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平台上展示自己。这样会有更多的人看到你,有更多优秀的设计师愿意跟你探讨、分享设计经验。或者,某个大公司的HR也会注意到你。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毕业,那就需要做更多的练习,多参加一些大赛。大赛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没有奖品,有没有获得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在这上面动脑筋,想需求,能够把需求变化成你自己的东西展示出来。其次,你不仅仅能看到自己对需求的理解,还能看到其他设计师他们怎么去分析需求,他们用什么样的东西去表现自己的需求。多参加这样的大赛,对自己的提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三、定位就业
第三点我们怎么定位就业?有很多设计师在定位自己的就业时很迷茫。我们选择就业一要考虑薪水,二要考虑职业匹配度,三要考虑知名度。
有些设计师在找工作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个公司薪资很高,但你觉得不是你想去的地方,或者你觉得没有提升的空间,你宁愿去一个薪资相对较低,但进步空间更大的地方。
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优秀的UI设计师,你懂图形,还懂交互,刚好你做的就是这个;或者你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产品经理,你在公司能够接触很多产品用户方面的东西;或者你的目标是管理,你在公司能够学到很多管理的知识,并且在公司里面是中层,能够跟其他的中层交流管理经验等等,那你的职业匹配度是很高的。
如果你在知名度高的企业,他们会有很多晋升的方法给你做参考,大家可以想办法提升自己。其实知名度高的公司并不多,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出来,所以大部分的设计师都是在知名度相对不高的企业里。我觉得在知名度相对不高的企业里面也没有问题,你可以考虑多学一点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专业能力还不足,最好先把专业打磨好,再慢慢的把管理做好。
关于薪资的问题,其实大部分设计师都是低薪,尤其是工作一到三年的设计师。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到三年后你还是低薪的话,我觉得是有问题的。在这个阶段,你可以多学习设计方面的知识,产品方面的知识,商业模式等等。
有一部分人虽然在这个行业,但其实自己并不喜欢,总有想转行的念头。我劝你们转的越快越好,千万不要犹豫。因为这个行业,只有自己真心喜欢,扎扎实实的坚持干,才能做到最好。
还有一部分人自己刚刚毕业,理想的企业也不要他,就先找了一个公司干着,先满足生存的需要,一旦有机会,就往更好的公司跳。我觉得不管做什么,只要不脱离设计都可以,因为设计是相通的。比如你是做平面的,你可能去做海报、做淘宝美工,都没问题。大家可以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能力,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在找工作的时候我还有两点要提:第一,发简历的时候一定要针对性的发出自己的每一份简历。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特别喜欢问过来面试的人:你了解过我们公司吗?我们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我们有什么产品?你在去之前一定要做功课,因为如果你做过功课,面试官的感受是非常好的。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面试官马上就知道这个人是海投的,打开网页一搜,把简历投一遍,自己也不知道是哪个公司。其实面试官对那种只是找一份工作的人并不喜欢。第二,准备好自己的作品集。设计师需要拿作品说话,你简历上把自己吹的再牛都不如一套高质量的作品有用。我们要学会包装自己,但不能包装过度,你的作品要如实反映你的真实能力。
四、责任感
在设计责任感这块我有两点想跟大家分享:第一是职业敏感度,第二是对设计负责。
职业敏感度就是你是不是真的喜欢设计,是不是对设计很有感知。对设计负责就是你怎么看待自己做出来的设计。
有很多设计师对12306的界面不满意,愿意自己做一套,这叫对设计有感知,觉得不对的东西,喜欢重新做一个自己满意的。12306会给他钱吗?不会。所以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他对设计有感知。
还有很多设计师重新设计机票,你说是不是闲的没事儿干?能提高自己还是能卖的出去啊?都不能。他们只是想把它变成一个更好的设计,仅此而已。
他们做完了以后觉得有成就感,发到网上跟大家交流交流,是不是配色把握的更好?版式更漂亮?细节比原版的精致很多?这就是设计师对设计的一种感知。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也许会问,你觉得支付类的应用用什么颜色更好?这些都是很细小的东西,但是完全能够考验出一个设计师对设计到底有多敏感。所以,作为设计师一定要投入、热爱这个行业。
设计师经常会一遍一遍的修改自己的设计,我们要对设计负责,要去探究反复修改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你领导的原因?是你设计的原因?是市场的原因?还是开发的原因?我们一定要弄清楚,然后去克服它。
最后,希望各位小白设计师都能如愿以偿,找到满意的工作,也希望你们能用最短的时间成为资深设计师。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点启示,请动动你的小手,转发给同学和朋友,让更多的人受益。关注动画小白课堂,海量动画学习资源等你来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