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建筑可视化的摄影方法

成都/三维设计师/5年前/1133浏览
揭秘建筑可视化的摄影方法
PHYMOTION

什么是可视化内容中最重要的东西?它代表什么亦或是应该如何表达?


 ■  The Whale ©MIR


建筑可视化作为一种将创意、概念、建筑数据和网站计划等各个方面的设计内容整合呈现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设计与艺术的各个领域。



其所具有的灵活性和省时性,是传统摄影无法实现的。它能够想象和创建任何环境,然后向其中添加客户产品或服务。相较于传统摄影,即使使用最好的设备,其效果也总是会受到限制。最终将拆除布景,演员和工作人员离开后,一切将留给后期制作。无法更改视角,添加或减少光源,聚焦或重新聚焦场景中的元素。



“ 但是要利用数字工具,我们必须要具备3D世界以外的一系列技能,而摄影是必不可少的。



构筑具有良好构图的场景,通过在手动模式下仔细设置曝光,获得所需焦点的焦距等,来获取正确图像的重要性,这给了我们将数字相机设置在场景上的巨大优势。

 

所以,就让我们通过一系列镜头来探索一种写实性的建筑可视化的策略。







 

1.故事性



观者想要获得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而不仅仅是一张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片。如果图片没有故事性,图像就只是一张表层渲染图像。 (这当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  


通过图片去讲述一个故事,即便它只是侧面的展示建筑主体,而是着重讲述使用它的人的活动或其所处的背景,都能够使整个内容更具有可读性。



 ■  The Early Bird ©MIR


故事性的最好代表就是MIR所制作的“The Early Bird”。一个平凡的清晨,清洁工人来收拾每家每户的垃圾。它的表现方式使我们都能与故事联系起来。我们甚至可以听到卡车的声音在向垃圾箱移动,清洁工将袋子扔到后面。很明显,这张图像也是其他技能的绝佳表现,但主导的肯定是故事。






2.构图 


找到好构图是最难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构图其实没有固定的规则,回看很多大师作品常常发现他们其实是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经典构图方法的。


我们所做的可视化都是出于强调突出主体来更好的传达建筑理念。当我们没有很好的构图思路时,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构图法则来指导创作,快速实现构图结果。



 ■  三分法同样适用于产品构图 ©Phymotion



三分法则 是最知名的摄影构图法则之一,也最常用的一个。它将画面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三等分,分割出9个方格。通过三分法构图,可以将重点或者焦点置于分割线上或交叉点上。


 ■  Maitland Bay House ©Phymotion



将地平线放在画面底部三分之一处,同时些重要元素也可以排布于线上。让画面主次分明,空间逻辑能够被更加清楚地展现。



 ■  M+ Museum ©MIR



一点透视法 需要将相机设置在垂直于建筑结构的位置,本质上是生成立面透视渲染图。虽然这种构图类型有时呈现出一些静态,但与一系列相对动态的图像放在一起,它将显得更为突出。想让一处场所感觉更低调与庄严时,就可以使用一点透视构图。



 ■  Ayla Golf Academy & Clubhouse ©MIR


如果图像通过讲述多个关于设计的主题去传达更多的想法,往往这将会导致弱化图像的主题,因为焦点将被分散,而不是选择一个主题明确并有情感联系的构图。我们不是要通过拉远相机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内容信息,而是应用     局部构图法拉近相机聚焦到一个点上。



 ■  Star observatory ©MIR



比如这张悬挑平台图,包含了很多元素。但我们更应该专注于怎样去表现一个悬挑的观景平台,从而创建出一个沉思的空间。





3.深度构图


■  前景、中景、背景的变化



选择了正确的构图之后,还需要注重“ 深度构图”的处理:一种将图像进行经典前景/中景/背景的分层处理。这真的有助于利用我们的景深知觉凸显画面重点。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程度的景深处理,这是提升画面效果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正如下面的原理图所示,这不难实现却十分有效。


■  Evening Mood ©xoio



这张图片这有助于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作者设定的画面重点上。当然,这在近距离特写中更加显著,但如能巧妙地应用于大型场景,这也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4.焦距



尽量避免使用小于30毫米的焦距。通常将焦距调到35到55毫米之间。



广角被建筑可视化滥用了,因为我们总是要尽可能地在一个单一的图像中呈现更多的内容。在CG Matrix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剖切、隐藏或者使用相机剪辑平面,来看到墙后的东西。这将有助于我们回到视图并缩减视图,从而避免广角焦距的扭曲。

不管怎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想想我们作为人类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我发现这对于塑造真实感十分重要。


■  照相机捕获这样的超广角会显得高度失真且不自然



每个人眼的视角都在120到180度之间。中和起来相当于130度,与鱼眼镜头的视角十分相似,可是我们实际上不能“看到”全部的视域。



我们的中心视野是40至60度,这相当于50毫米的“正常”的镜头,这与人眼所见具有最大的相似性。



感兴趣的话可以在Cambridge in Color网站(这是个囊括了所有与摄影相关探讨的绝佳资源)上的Cameras vs. the Human Eye这篇文章里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5.可视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3D艺术家的角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软件将在 arch-viz 的各个方面承担更多的重任,照片级写实渲染越来越容易达到,建筑插画的基本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  The Poly International Plaza ©MIR



而艺术家将不需掌握所有技术细节,而注重于了解人性方面,如叙事和构图...... 那么评判图片的标准也将会从谁能渲染出最真实的照片开始转变成谁能讲出最好的故事。


27
Report
|
15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摄影建筑
摄影建筑
摄影建筑
摄影建筑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文创
文创
文创
文创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