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图标与空心图标的区别?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杭州/产品设计师/5年前/50559浏览
实心图标与空心图标的区别?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呆总丶

从多个角度来说明实心与空心图标的区别。

有读者说,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提到了一个问题,但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个问题是:实心图标和空心图标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网上的讨论挺多的,国内外很多设计师都有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01.


最早是 2013 年,设计师 Aubrey Johnson 在 Medium 上吐槽了一段关于 iOS 7 标签栏图标的问题。说是 iOS 大范围使用线性/空心图标来让用户辨别产品功能,会让用户在认知理解上更为费力。

他给出了这样一张图,来说明人脑对于图形的认知负荷主要来自于图形的线性结构。我查了一下这位设计师的背景,看到他除了是设计师,同时还是一名开发者,而且有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经历。所以能承认这个论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于是另一位设计师 Curt Arledge, 在 2014 年,专门为这个「假说」做了一次实验。实验的内容是将一组相同图标,分为实心和空心,给用户做测试。结论是相同一组图标,用户识别实心图标的速度比识别空心图标的速度要快上 0.1 秒,其中有个别空心图标的识别速度甚至比实心图标还快。


我仔细翻阅了这个实验的所有资料和参考文献,并对这名设计师提出的很多参考做了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实验有一个细节问题。


就是,在给用户做这组图标测试之前,他会给这些用户先熟悉一下这些图标,以及图标所代表的意思,然后随机呈现让他们做判断。

这里的问题是,如果这样来分析,它的实验条件就不仅仅是具备识别要求,还要具备记忆要求。


有些图标比较具象,传递的意思很清晰,不需要记忆,一看就知道,哦,这是「钥匙」;而有些图标就没那么容易理解,在看到的那一瞬间是判定不出来是什么的,所以要想一下,刚才记的图标里有什么,然后才想起来,哦,它是「标签」。


所以情况可能是,用户在判断过程中,因为忘了这个图标所表达的意思,于是想了一下,那识别速度肯定就慢了,无论是实心还是空心。


所以这个实验算不上很严谨。我有看到一些设计团队跟自媒体设计师拿这个实验结论来断定说,实心图标与空心图标的识别是不存在差异的。这个说法也是不太可取的。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 Aubrey Johnson 通过设计原则以及认知心理得出的图形识别理论,是更站得住脚的。也就是,空心图标,在用户的认知理解上需要调动更多神经元来进行识别。用人话说,就是识别起来比实心图标费力。


毕竟连人家苹果公司也认同了他的说法,现在的 iOS 系统自带产品,也都把空心图标改成了实心图标了。


02.


我在梳理完这些资料后,在想,图标除了让用户知道它是什么之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于是延伸出了一个新的理解,就是,实心图标比空心图标更具定位与引导的作用。


上面提到,用户对于图标的认识在于识别,不是记忆。看到它像什么,就判定是什么;而不是看到它想起来应该叫什么。


所以识别图标除了知道它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之外,还要知道它在引导着什么。


比如,标签栏图标就那么 2-5 个,用户在使用 App 的过程中,不需要强行记忆或特地去识别,只是点击的时候眼睛一扫而过,来判断自己要进入哪个功能页。这时候,它是给用户做定位引导用的。


我相信现在在看文章的你,一下子也想不起来微信底部四个图标的样子吧?或者对于微信的「发现」页,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那样一个图标来表示。


但是当你看到它,并知道它在底部第三个位置,点击之后,还看到了里面有朋友圈,就知道它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用户在这层理解上,不会真正去思考它为什么是「发现」,而是直接通过以往对于它的理解,通过识别位置来理解它里面有哪些功能,比如里面有「朋友圈」。


再通过变化来提示用户,比如从空心图标变到实心图标。所以在一些规范里,它也只是告诉说,空心和实心图标在标签栏中的区别就是,空心是未选中状态,而实心是选中状态。因为实心图标所示的色块,更符合选中且定位于某个功能页的一种说明提示。


再用颜色把选中的图标凸显出来,让人在视觉上更聚焦,让用户知道自己目前选择的是它。


在视觉领域里有个说法是,色块比形状更容易抓人眼球。再是具有纹理的色块,比纯色块更吸引眼球。


空心图标就是形状,实心图标就是色块。

所以用户在看到图标的时候,不仅仅可以知道它所表达的意思,还能知道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那么相比起来,色块当然会比形状更有优势。


就好像在商场里,突然尿急,看到这样的厕所指示牌,你怎么想?

我相信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第一反应都是往右走吧?


所以第二个结论是,实心图标比空心图标更有引导性。


03.


或许有人会问,那空心图标就没用了么?不是的。


其实上面有提到,空心图标相比实心图标更难识别,那么人就需要调动更多神经来对空心图标进行确认。所以它能丰富页面的视觉效果,也就是装饰感。


举个例子:

上面两组图,能看出来第一组整体看起来会比较抓眼,因为图标比较重;但是第二组看起来会清晰得多,因为用户的视线会聚焦在内容上。


在这个例子中,图标作为装饰类信息,不应该抢了内容的风头,它在这里只是增加了排版基调与内容分层的作用。而设计师应该在这里引导用户去看内容本身,而不是去看图标。


装饰是给内容做装饰,而不是给自己做装饰,如果是给自己做装饰,那就没必要用线条来表现了。各位设计师应该懂我意思。


当然也有用实心图标来填充列表信息的,这也跟页面风格有关,比如你产品风格全是扁平块状内容的,突然有了一部分空心图标,也会显得很不搭。


我只是在这里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空心图标的引导性没有实心图标强,所以更多会被用来当做装饰品。


而当空心图标与实心图标同时出现,并表达同一类信息时,它们就是一种信息的两种状态,比如选中与未选中。


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很多产品依然在标签栏保留着空心图标。

除了风格因素的影响外,它还能体现出被选中状态的功能图标,并让其它图标起到装饰性的作用。


04.


从后面延伸的两个点来说,图标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我这里只探讨了两类图标的部分区别,并着重讲解了实心图标的作用。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其它内容可以深究的。


我想说的是,即使用户对熟悉的图标,无论是实心还是空心,在实验环境下的识别速度上无差异,但是两类图标对信息所承载的意思确实是不同的。


于是,本篇文章的结论:

1.人的大脑在识别空心图标时,会比实心图标更显吃力;

2.实心图标的引导性要强于空心图标;

3.空心图标的装饰性会更强;

4.实心图标承载的信息相对更重,参考选中状态。


这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了,谢谢阅读:)

1706
Report
|
917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包装文字排印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7.8月的一些作品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经验
设计经验
设计经验
设计经验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教程
教程
教程
教程
作品收藏夹
教程
4722
文章(UI)
文章(UI)
文章(UI)
文章(UI)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UI
1533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首页推荐
首页推荐
首页推荐
首页推荐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