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赖特的故事:让甲方最头疼的大师 | 设计史太浓-设计大师启示录

Recommanded by editor
深圳/艺术工作者/5年前/5455浏览
弗兰克·赖特的故事:让甲方最头疼的大师 | 设计史太浓-设计大师启示录Recommanded by editor

完整图文版本请到主页扫码加入知识星球:设计史太浓

史太浓的《设计师长寿榜》上,排名第六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个大人物。

除了因突出的设计成就被誉为“最伟大的美国建筑师”之外,还有他一生当中各种充满争议的绯闻及评价,在很多甲方富豪看来,他更是令人“闻风丧胆”又爱又恨的乙方。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结缘大师


赖特1867年生于威斯康辛州的里奇兰中心区,爸爸是一名传教士并且擅长音乐,工作不太稳定,经常因为换工作而举家搬迁,妈妈则是一名中学教师,两人感情不和很早便离异了。

赖特与两个妹妹跟着妈妈一起生活, 所以从小扎根女人堆的赖特似乎因此埋伏了浪漫多情的性格。

18岁后赖特在威斯康辛大学开始修习土木工程,开始对建筑设计产生浓烈兴趣,碍于生活压力他需要一边兼职工作一边读书,最后还是没有完整的完成学业,而是在毕业前三个月辍学,决定去芝加哥闯荡一下,其时为1887年。


刚到芝加哥他先在西斯比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事务所老板约瑟夫·西斯比(Joseph Lyman Silsbee)是一位杰出的建筑速写家。

所以赖特在其事务所期间,受西斯比的引导及个人天赋培养了出色的建筑预想图(效果图)表现技巧,不但速度快而且精准美观。

当时芝加哥最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沙利文建筑设计事务所,对赖特产生极大吸引力。

该事务所的老板便是大名鼎鼎,江湖人称“摩天大楼之父”的路易斯·亨利·沙利文(Louis Henri Sullivan),所以赖特决定去尝试应聘,因为其拥有预想图绘制的一技之长,沙利文决定雇佣其为描图员,赖特的人生也由此开始开挂。


草原建筑派


进入沙利文事务所前赖特就完成了第一次婚姻,22岁的他迎娶当时仅17岁的第一任妻子凯瑟琳·托宾(Catherine Tobin),强调第一次是因为后面陆续有来,第一任妻子与赖特一共育有6个孩子,所以婚姻生活的初期很和谐。

婚后的他在沙利文事务所里工作显得很踏实,他起初主要负责做建筑的描图工作,但慢慢跟客户熟悉后,便开始承接一点“私单”,所以他在沙利文事务所期间做的很多设计都是瞒着老板的,这些项目以住宅为主。


设计过程中,赖特便开始展示出与众不同的思考,他刚刚开始设计的住宅具有倾斜大屋顶及纵向为主的立面特点,他称这些建筑为“屋脚住宅”,设计中强调横向感的延伸,保持大屋顶结构的同时让屋顶有一种平阔简单的特色。

而且感觉在形式上颇受日本民间住宅风格的影响,比方大部分建筑都有整面的大玻璃窗,由此居住其中的人可以对室外景观一目了然,然室内外有一种和谐的视觉关系。

而且他创新的将壁炉这个结构放置与房子的中央,以壁炉为中心延展出各种房间,然后在发展到室外,他后来将壁炉称为“有机建筑”的树干,所以有一种开枝散叶的感觉。

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接私单这事最终自然还是让沙利文知道,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自己的员工挖自己墙角的,所以两人不欢而散,1893年仅26岁的赖特离开了沙利文设计师事务所开始独立创业。

这个时期的他在设计中越来越倾向非对称的结构,同时喜欢横向延伸,所以他设计的房子在看看来都像一个长条形的盒子,材料上喜欢使用砖及石材,加上不间断的玻璃窗门,形成了一种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所以后来被大家称为“草原住宅”(The Prairie House),大概的意思是接近大自然吧,这种风格最典型的代表作品就是其1904年在布法罗市设计的马丁住宅(The Martin House)。


做设计,送绿帽


独立创业后的赖特通过一系列创造性很高的设计收获了很高声誉,其“草原风格”在1900年前后进入成熟阶段,所以业务状况发展不错,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在1900-1910十年之间其一共设计了50多栋“草原住宅”,而且其客户多数为思想比较自由的美国富豪,所以建筑作品也多数为豪华私人住宅,因此给了赖特很大的发挥空间。

这些时期赖特除了做设计还到处讲学,宣传自身的建筑理念与哲学, 另外也出版设计著作,比方《机器的工艺美术运动》,另外又办作品展览。

所以30-40岁时候的赖特已经成为美国知名的建筑大师,他的“草原住宅”也慢慢随着不停的探索升级为“有机主义”,有机主义强调的其实就是建筑的综合性及功能主义,还有跟大自然协调的关系,其建筑理念受到美国社会的广泛欢迎。

1909年因为一件事情让赖特登上各大新闻头条,就是设计做着做着就爱上了甲方妻子,不但爱上还带其私奔了,这个倒霉的甲方叫埃德温·切尼(Edwin Cheney),其妻子叫玛哈·切尼(Mamah Borthwick Cheney)。


这时候赖特跟原配结婚已经有20年,各大报纸针对这个热点不断挖掘赖特的过去,指责其不如责任,抛弃糟糠。

甚至将当年挖老板墙角这些事情都抖落出来,让赖特瞬间声名狼藉,变成一个道德败坏的形象,让曾经找过其设计住宅的美国富豪都对自己的妻子产生了怀疑,

生意自然一落千丈,美国没有人敢找其设计,他也不得不离开美国暂避风头,所以就带着玛哈·切尼私奔到意大利。

此事他已经跟原配分居,在外旅游一年之后赖特写了两本书,但没有项目让其设计可谓心痒难耐,他带着情人回到自己的老家威斯康辛决定为自己设计一个住宅聊以打发时光。

于是著名的塔里埃森(Taliesin)住宅诞生,1911年开始他就跟玛哈·切尼在此住了下来,并生了两个孩子。

到了1914年在这个房子发生了一大悲剧,就是赖特在外工作时(这几年还有几位“死忠”粉丝客户找其设计),家里一位佣人,据说是精神病患者,因为工作跟玛哈·切尼产生口角后,拿斧子将玛哈·切尼及两位小孩都砍死,然后放火烧了房子。

此事成为赖特一生中无比沉痛的回忆,但在其伤痛不足一个月之后,他竟然又跟一位女雕塑家米黎亚诺尔(Miriam Noel) 热恋,并且两人很快同居起来。



日本翻身记


与米黎亚诺尔同居后的赖特决定重拾自己的生活与设计,此时已经是1916年,赖特49岁,美国社会当时认为赖特也许就会这样慢慢淡出设计界了,没想到此时反而有一个项目让其成功翻身,而且名声更上一个台阶。

那就是远在日本东京的帝国饭店,因为此前赖特已经多次去访日本,认识了不少友人,其中就包括日本建筑家吉武长,而吉武长跟帝国饭店建设的总负责人亦是好友。

所以两人曾专门到芝加哥参观赖特过去设计的作品,印象深刻,并且对其在美国的“事迹”也不甚了解,所以1916年11月,正是确定跟赖特合作,设计东京帝国大饭店。

这个饭店一共修建了7年,其实本来不需要那么久的工期,但是因为该建设地居然是填海地带,地基松软无法打桩,这事最后没有难倒赖特,他由此发明出前无古人的“沉箱技术”来做地基。

大家可以理解为在房子地下做了一块类似“船板”的底,那么房子就如同浮在“海上”。

这个技术在房子建完就立下奇功,因为帝国饭店刚刚完工第二年,那就是1923年日本发生了著名的“关东大地震”,震级强达7.9级的地震让整个城市造成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而唯一是帝国饭店居然屹立不倒,成为当时大批灾民的逃生避难之所。


此事日本还专门打电报给当时在美国的赖特,感谢其为日本设计了这么优秀安全的建筑,并对日本往后研究及设计抗震建筑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

然后经过美国媒体的一番大肆渲染,赖特居然又重回大师的座椅,真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

而建完这个房子后赖特又跟米黎亚诺尔分了手,转而爱上了另一位小他31岁的有夫之妇奥尔加(Olga Milanoff),奥尔加成为了赖特的最后一任,而此时赖特已经57岁。



流水别墅


赖特一生活了很长,从1867年出生到1959年活到92岁,完美经历过工艺美术(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新艺术(Art nouveau)、装饰艺术(art deco)、现代主义(Modernist design)、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t design)等设计运动。

而且其一生一共设计了1114个建筑作品,竟有532个对美国建筑有改革意义,所以其甚至被美国人称为“20世纪的米开朗基罗”。

在这一千多个作品当中最知名、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其在69岁,也就是1936年时候设计的“流水别墅”,这个别墅所以如此著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让大自然住进了家里”。


这个住宅属于匹兹堡百货巨头考夫曼(kaufman)在匹兹堡东郊的私人别墅,直接建在了溪流上面,让建筑跟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别墅一共三层,室内面积约380平方米,底层可以直接抵达溪流的水面,而外部有超大突出的阳台。

而室内和一些局部的外墙直接使用本地的石料,室内宽敞,空间自由,而且有赖特不可缺少的横向、没有间隔的大窗户等,让室外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尽收眼底。


所以住宅一落成,马上成为建筑界头条号新闻,被视为美国3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的杰作,而赖特的名声从美国本土去到国际,很多大师见到其也要叫一声“大佬(大哥)”。


谢谢各位,下期再会!

完整图文版本请到主页扫码加入知识星球:设计史太浓


74
阅读原文
|
Report
|
37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IP设计合集 DGS FRIENDS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商业
商业
商业
商业
作品收藏夹
考研素材
考研素材
考研素材
考研素材
作品收藏夹
设计师
设计师
设计师
设计师
作品收藏夹
Y-艺术/历史
Y-艺术/历史
Y-艺术/历史
Y-艺术/历史
作品收藏夹
设计史-知识篇
设计史-知识篇
设计史-知识篇
设计史-知识篇
作品收藏夹
优秀设计师
优秀设计师
优秀设计师
优秀设计师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