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用研| 如何写好一份用户调研报告
上半部分讲了一下用户调研怎么做,下半部分我们继续来讲调研报告怎么写~
上半部分讲了一下用户调研怎么做,下半部分我们继续来讲调研报告怎么写~
想要写好一份调研报告,主要需注意下面几个点:
1、 保证信息的完整和缜密
2、 视觉化调研结果
3、 用度量来支持你的调研结果
4、提取用户的原声
5、添加积极的调研结果
6、提供可行性设计建议
下面来具体说一下每个点:
1、保证信息的完成和缜密
一份好的报告包含足够多的细节和背景,并且一定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可落地的建设性意见,让任何不熟悉项目的人也都可以理解调研结果。
典型的三种框架如下:
1、调研概述、结论、建议、分结论、附录。
2、调研概述、结论、分结论、建议、附录。
3、调研概述、分结论、结论、建议、附录。
其中概述又包含:目的、内容、目标人群等;
注意:对于容易接受的结论或熟悉的项目,建议结论先行,再分点阐述分结论;若结论的得出需要以分结论作为依据铺垫或是推导,建议先叙述分结论,再得出总结论和建议。

![]()
2. 视觉化调研结果
仅通过文本传达研究结果很困难。有可能的话尝试使用屏幕截图,插图,图表和任何其他视觉效果补充报告中的文字,这有助于更清楚地展示你的调研成果。除了需要清晰阐述的点外,报告视觉化对读者来说更加的有趣。阅读有关视觉效果的报告要比阅读完全由文本构成的报告更容易。

3. 用度量来支持你的调研结果
请尝试使用度量来支持你的主要调查结果。当听众提出需要你阐明问题时,成功率、完成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出错率、满意度结果都会帮助证明你的观点。
具体可总结为:
主观数据(没法量化):分析、整理、归纳、解释等。
客观数据(可量化):描述性统计,例如平均数、众数、中数、方差、标准差(单个变量,例如人口),相关(双变量,例如人口与GDP)。
参数估计:例如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横向对比,例如与行业平均数据,与竞争对手的数据进行比对;纵向对比,围绕着时间轴来对比,例如今年与去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回归分析,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例如使用产品时长与用户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有时主观数据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频数统计。

4. 提取用户的原声
比听取用户问题总结更令人信服的是,让观众真正看到真实用户遇到这些问题,用户原声是阐述问题的强大工具。让用户用自己的语言去评论产品,来为特定问题添加更多权重。

5. 添加积极的调研结果
我们在总结研究结果时,一般倾向于关注产品用户体验的消极方面,以便于做成改版也优化,将设计的积极方面视为理所当然,并将它们排除在我们的报告外。但就观众而言是很难听到相关的问题。听一大堆问题和用户投诉会让人丧失信心。最好是平衡产品消极与积极方面,也要指出积极的研究结果。
6、提供可行性设计建议
在提出设计改动建议时,尽量在提供过于笼统和过于规范的建议之间找到平衡点。
例如,“在结帐页面上提供有关订单详细信息的更多信息”,但该建议过于模糊,且并未为重新设计该页面的设计师提供足够多的特定信息。同样的,说:“用表格形式添加产品摘要,其中包含以下栏目:产品编号,名称,数量及价格。 全部的字体大小应该为16px的Roboto”,这将会过于规范。
注意,用户调研的误区:
指望从用户调研中获得需求,这是懒惰的表现。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及问题应该非常熟悉,用户告诉你肯定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用户行为和习惯去找出背后的问题,分析可能的痛点。
把个体当整体:他一个人是这样的想的 = 用户普遍都是这样想的”
从用户调研中找到自我感觉的证明:你不觉得这个这个方案更好吗?
一定是要带着目的去,带着方案去,不然结果没价值;
好了,关于用户部分的全部内容就讲完了,关注我,一起来做个集美貌才华于一身的设计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