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你一来,UI设计行业就饱和了呢?

北京/UI设计师/6年前/916浏览
咋你一来,UI设计行业就饱和了呢?
静design

饱和了?还是成熟了?


你一来,行业就饱和了?

这两年,设计行业从业者“饱和”这个论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场合和文章里。比如下面这个,这位用户在我的公账号文章中留言表达出了一种恐惧,大意就是: “求你们不要再抢我们饭碗了,我们已经活得很艰难了,如果你们再转行我们就没有活路了”。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这样的论调还有不少:

交互设计行业饱和啦!
产品经理行业饱和啦!
iOS开发工程师饱和啦!
......


其实,不用觉得奇怪,也不用觉得恐慌。每一个行业都会经历上升期,稳定期还有衰退期。而在坐的各位设计师小伙伴也不用过于担心,设计行业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至今,还远远没有衰退。如果真要衰退了,那可能是互联网行业的整体衰退。

那,我要问一句了,咋啥行业你一来,就饱和了捏?你咋那么有影响力呢?




上升期


一个新行业的兴起,必然伴随着无数人的涌入。竞争的人少,市场前景大,赶到这个时期进来,你可能会尝到甜头。 以UI设计师为例,要说UI设计师的兴起,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几年前郭嘉鼓励万众创业的那个时间点上,全民创业,而大部分人的创业都基于互联网,而当时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没多久时间,迎来了一个爆发的节点。就在这个节点上,大家迫切的发现,创业需要专业的人才啊,需要设计啊,需要开发啊,需要产品啊。但当时大部分的互联网从业者依然在相对稳定的平面或者网页设计领域深耕。市场上找到一个能“出活”的UI设计师真的不容易,所以在这个节点上,很多设计师开始转向移动互联网的设计领域,当时由于供不应求,UI设计师奇货可居,因此自然受到追捧, 工资高啊,好找工作啊等等,那个时候,随便画个界面,都可以拿到比之前高很多的薪水,毕竟单位要求不高,随便学一下就可以找到工作,门槛这么低,爽! 这就是很多设计师开始转行的根本原因。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很多之前从事非设计行业的从业者想要分这杯羹。


毕竟,大家都是逐利的。人的本性如此。这样的趋势,加上这样的低门槛,让从业者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

顺应趋势是客观规律 无法阻挡


稳定期


上升期必然不可能是无休无止的,这一阶段的结束有政策性的原因,比如全民创业热潮的冷却,也有其它客观原因,比如整个UI设计行业的日趋成熟。我想说的是,任何行业都会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的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 用人单位变的成熟了,他们对求职者的要求更高了,毕竟经过了几年的风浪,人家也知道怎样的设计师是好的,怎样的设计师是纯粹来水的。另一方面, UI设计行业内部来说,大家的设计水准和积累,也随着几年的发展日益的提升。如果说几年前UI设计行业还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那现在它已经长成了一个更专业更有实力的青壮年。


在这个过程中,前期大量涌入的设计师必然要接受更加严苛的挑选,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可以这么说,这是行业成熟过程中所经历的必然现象。


那些在劝或者吐槽别的人不要转行到ui设计行业的小伙伴,你是否有反思过,在整个行业成熟的过程中,你的真实竞争力是否跟整个行业的需求合拍呢? 如果不合拍,是否应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毕竟,人的一生不能总是在等风口,风口过了就可以散去找下一个风口,这样的红利吃完了,风停了,在天上的猪是摔死还是长出翅膀飞的更高,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被风刮上天的猪,是在享受那片刻的激动
还是在为风停后自己应该如何降落或者能飞的更高做准备?



因此,不是UI行业“饱和”,所以造成了你不好过了,而是你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趋势,所以你掉队了。在任何行业,想要过的好,你必须要成为金字塔中上层的人。设计这个行业也不例外。毕竟越简单的东西越没竞争力,无法形成门槛。初级的设计确实简单,但是想要精通,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努力成为金字塔顶端的人,任何行业都如此



所以,我们应该逐步意识到,你无法阻止大趋势的推进,也无法阻止别人进入某个行业,更无法用过来人的身份劝别人“这个行业饱和了,不好干了”。做的好的人,也许他的资历没你高,但是他能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日趋发展成熟自己,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哪些还在低端工作岗位上混日子的,则必然成为淘汰对象。一个行业有进有出,正常流动,这难道不是设计行业发展成熟的表现么?



怎么做?


那么对于想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的设计师小伙伴们,应该如何做呢?


1、 放弃不停的赶风口的讨巧思维,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停的赶风口,只能让你的积累不断的化为泡影,不断的从一个“资深”从业者退化为一个“初学者”。熟知,顺势而为,但隔行如隔山,机会和风口是为有准备和积累的人“准备”的。

2、 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将自己定位成“设计师”,而非“UI设计师”“平面设计师”或者其它细分行业设计师。因为设计本质是趋同的,未来的趋势,画个UI界面和做一张平面海报或者设计一个易拉宝,画一张插画本质上没有太多区别,只是表现介质不同,但核心本质一样。当你打通了这些所谓的“行业”固有的隔阂,将这些范畴融合在一起,你的未来才有更宽广的出路和机会。

3、明白一件事, 设计是为了解决用户或者某类客户的问题而存在的,只有更关注这个问题,你才能像“大师”一样思考。作为设计师,你不是艺术家,你做的任何设计,都是服务于商业价值的。

原研哉:我认为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某一个设计生活的问题



4、形成个人影响力。请注意,我在这里指的个人影响力不是你在设计网站上发了多少作品,获得了多少自嗨一样的赞,而是是否真正被设计师圈子以外的人去认可和承认,让他们知道你的设计师有价值的,可以赚钱的。所以先从让你身边的非设计同事认可你开始吧。


5、当一个设计师工作了三四年后,和其他设计师在设计技能(软件技能,绘图能力)等范畴的本质区别已经非常小,那么区别在哪里呢?优秀的设计师更擅长在设计和产品思维上下功夫,一般的设计师还在拼命的鼓吹“软件至上”或者“技法至上”论。虽然这话可能很多设计师不愿意听,但是这确实是事实。


反过来想,一个行业从业者人数众多,难道不是好事么?这说明这个行业有前途,有发展潜力。如果一个行业压根就没人干,那你会去干吗? 你以为你奇货可居是抢手人才? 但是别人都是傻子?

与其用“行业饱和”给自己的不努力当借口,不如好好反思下,如何才能让自己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我们无法扭转大趋势,只能改变自己。前途是光明的,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32
Report
|
17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ZAOV|各[苹]本事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心得
心得
心得
心得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设计类文章
设计类文章
设计类文章
设计类文章
作品收藏夹
职业经验
职业经验
职业经验
职业经验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